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菲利普·费雪====== 菲利普·费雪(Philip Fisher),美国传奇投资家,被誉为“[[成长股投资]]之父”。他的投资哲学深刻影响了包括沃伦·巴菲特在内的几代投资者。费雪主张,投资的成功关键在于**长期持有**少数精选的、具有强大竞争优势和持续增长潜力的卓越公司。他独创的“[[闲聊法]]”(Scuttlebutt Method)调查方法,强调通过深入产业链上下游,全面了解一家公司的真实情况,是其投资体系的基石。他的理念是[[价值投资]]思想从“捡便宜”到“买优质”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 投资哲学的核心 ===== 费雪的投资哲学如同一部侦探小说,充满了对细节的探寻和对真相的执着。他认为,在股市中赚钱,靠的不是预测市场波动,而是找到那些凤毛麟角的卓越公司,然后像家人一样长期陪伴它们成长。 ==== “闲聊法”:打破信息壁垒的艺术 ==== “闲聊法”是费雪投资工具箱里最独特的武器。他认为,仅仅阅读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年报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公司想让你看到的一面。真正的投资洞见,隐藏在“闲聊”之中。 这种方法要求投资者像一名记者或侦探一样,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拼凑出公司的全貌。具体来说,可以: * **拜访竞争对手:** 了解目标公司的行业地位和优缺点。有时候,对手的评价比公司自己的宣传更真实。 * **对话客户与供应商:** 他们能告诉你公司的产品是否真的受欢迎,服务是否到位,以及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 * **接触前员工:** 他们往往能提供关于公司文化、管理层真实能力和内部问题的独家信息。 //闲聊法的精髓在于,通过交叉验证,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认知优势。// 这就像买房前,你不仅听中介怎么说,还会去问问未来的邻居、小区物业和保安,力求还原一个360度的真实居住体验。 ==== 寻找卓越公司:15个基本点 ==== 费雪在其名著《怎样选择成长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中,提出了一个包含15个要点的清单,用以筛选值得投资的卓越公司。这个清单可以被视为一个质化分析的框架,核心围绕三大支柱: * **强大的业务与[[护城河]]:** - 公司是否有足够大的市场潜力,能支撑其未来多年的销售增长? - 公司管理层是否致力于开发新产品或技术,以维持长期的增长动力? * **卓越的管理品质:** - 管理层是否具备长远的眼光和卓越的执行力? - 管理层的诚信度如何?是否对股东坦诚? * **优秀的财务与运营:** - 公司的[[利润率]]是否出色,并且有能力维持或提升? - 公司是否拥有和谐的劳资关系?(这是费雪非常看重的一点,他认为员工的满意度是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信号) 这15个问题提醒我们,**投资不仅是跟数字打交道,更是对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 何时卖出:三个理由就够了 ==== 对于买入并长期持有的理念,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时候该卖出?”费雪给出了极其严苛且清晰的三个卖出理由: - **1. 当初的买入决策是错误的。** 即你发现自己对公司的基本面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 - **2. 公司基本面发生了质变。** 公司不再符合15点投资标准,比如失去了竞争优势或管理层出现问题。 - **3. 发现了回报潜力明显更高的投资机会。** 请注意,**“股价涨了很多”或者“市场看起来要跌了”** 都不在这三个理由之中。费雪有句名言:“//如果买入一只股票时的工作做得足够好,那么卖出它的时机就是——几乎永远不要。//” ===== 对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 费雪的智慧跨越时空,对今天的普通投资者依然极具启发意义。 * **像买古董一样买股票:** 用“闲聊法”的精神去研究你感兴趣的公司。在你能力圈范围内,力求成为某个细分领域或某几家公司的半个专家。 * **拥抱[[集中投资]]:** 与其买一大堆你并不真正了解的平庸公司,不如将资金集中在你深度研究过、并抱有极大信心的少数几家卓越公司上。当然,这对研究深度的要求极高。 * **从“格雷厄姆”到“费雪”:** 费雪的成长股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巴菲特,使其投资理念从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雪茄烟蒂投资法]]”(寻找价格远低于清算价值的公司),进化为**“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伟大的公司”**。这提醒我们,便宜不等于好,成长性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