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航智能
亿航智能(EHang Holdings Limited)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科技企业,致力于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安全、自动、环保的空中交通。这家公司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和运营自动驾驶飞行器(AAV)及其支持系统,被市场普遍视为“空中出租车”或“飞行汽车”赛道的先驱者。亿航智能的愿景是为全球多个行业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包括载人交通、物流、医疗急救和消防等。其旗舰产品,如EH216-S,是一种纯电动的、可搭载两名乘客的垂直起降飞行器,无需飞行员驾驶,通过地面指挥调度中心进行集群管理。作为全球首家获得型号合格证的载人级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公司,亿航智能正试图将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变为现实。
亿航: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想象一下,未来城市的早高峰,你不是堵在水泄不通的环路上,而是通过手机APP叫来一辆“空中出租车”,从自家楼顶的停机坪出发,仅用几分钟就飞越拥堵的街区,平稳降落在公司楼顶。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这正是亿航智能(EHang Holdings Limited)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亿航智能的核心业务,是构建一个名为“城市空中交通 (Urban Air Mobility, UAM)”的全新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其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eVTOL)。与传统直升机不同,亿航的飞行器有几个显著特点:
- 纯电驱动: 更加环保、安静,运营成本也远低于燃油直升机。
- 垂直起降: 无需长长的跑道,可以在城市中的楼顶、小型停机坪等狭小空间灵活起降。
- 自动驾驶: 飞行器内没有驾驶员,所有航线规划、飞行控制和调度都由地面的智能指挥中心完成,这被认为是提升安全性和运营效率的关键。
- 多旋翼设计: 通过多个螺旋桨提供动力,即使个别动力单元出现故障,也能保证飞行器的安全。
简单来说,亿航智能不仅仅是一家飞行器制造商,它更想成为一个“空中滴滴”——既制造交通工具,也搭建运营平台,最终提供一种全新的城市出行服务。它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技术、梦想和未来的故事,充满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因此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投资价值分析:天空是极限吗?
对于遵循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评估亿航这样一家几乎没有历史利润、完全着眼于未来的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不像传统的制造业或消费品公司那样,可以用市盈率、市净率等经典指标来衡量。分析亿航,我们更需要像风险投资家一样,审视其所在的赛道、核心优势以及面临的巨大风险。
亿航的“护城河”在哪里?(投资亮点)
1. 先发优势与监管突破
在UAM这个全新的领域,谁能率先获得监管机构的“准飞证”,谁就拥有了无可比拟的先发优势。这就像是汽车上路前必须要有“驾照”和“牌照”一样。
2. 全栈技术与运营整合
亿航并非仅仅生产飞行器硬件,而是试图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
- 软硬件一体化: 公司不仅自研飞行器,还开发了飞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最重要的——指挥调度系统。这种全栈自研的模式有助于实现软硬件的深度优化,并形成技术壁垒。
- 运营平台野心: 亿航的目标是成为平台运营商。未来,它可能通过直接运营、与合作伙伴(如旅游景区、酒店集团)联营等方式,从每一次飞行服务中获取收入。这种商业模式 (Business Model)一旦跑通,其盈利天花板会远高于单纯的设备销售。
3. 成本结构与商业化前景
亿航所代表的颠覆式创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其潜力在于能否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
- 运营成本优势: 相较于需要昂贵燃油和专业飞行员的传统直升机,纯电驱动、自动驾驶的eVTOL在能源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具有巨大优势。这使得“空中观光”、“短途接驳”等服务的价格有望变得更加亲民,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市场需求。
- 明确的早期应用场景: 虽然“空中出租车”的普及尚需时日,但亿航已经找到了相对容易落地的商业场景,例如:
- 低空旅游观光: 在风景名胜区提供空中游览服务,这是目前最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 应急响应: 用于医疗急救、高层消防等,可以无视地面交通状况,快速抵达现场。
- 短途接驳: 连接机场与市中心、或者在交通不便的岛屿之间提供摆渡服务。
拨开云雾:必须正视的巨大风险
投资亿航智能,就像是投资一艘驶向新大陆的航船,机遇与风暴并存。任何一个理性的投资者都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
1. 技术与安全的持续挑战
航空业是一个对安全要求零容忍的行业。任何一次小小的事故,都可能对整个新兴行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 电池技术瓶颈: 当前的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上仍有局限,这直接限制了亿航飞行器的续航里程 (Range)和载重能力。这决定了它在早期只能用于短途飞行。
- “黑天鹅”事件风险: 尽管系统设计了多重冗余,但自动驾驶系统在面对极端天气、复杂电磁干扰或未知突发状况时,其可靠性仍需经过海量数据和长时间运营的检验。公众对于乘坐“无人驾驶”的飞机,也需要漫长的心理建设过程。
2. 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
从获得认证到实现大规模、可持续的盈利,中间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 高昂的初始成本: 飞行器的制造成本、地面基础设施(起降点、充电桩、指挥中心)的建设成本都非常高昂。在运营初期,公司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也就是所谓的“烧钱 (Cash Burn)”。
- 市场教育与需求验证: 市场是否愿意为这种新服务买单?定价多少才合适?这些问题都还是未知数。商业化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更取决于市场接受度和经济可行性。如果迟迟不能产生正向现金流,公司的生存将面临严峻考验。
3. 竞争格局的白热化
亿航虽然在认证上抢先一步,但并非高枕无忧。全球范围内,包括波音、空客等航空巨头,以及Joby Aviation、Archer Aviation等众多初创公司都在布局eVTOL赛道。
- 巨头入场: 传统航空巨头拥有雄厚的资金、丰富的飞机制造经验和强大的政府关系,一旦它们的产品获得认证,可能会迅速后来居上。
- 技术路线之争: 亿航采用的是多旋翼方案,而其他竞争对手则采用倾转旋翼等不同技术路线,这些路线在飞行速度、航程上可能更具优势。未来哪种技术路线会成为主流,尚无定论。
4. 估值的迷雾
如何为亿航这样的公司估值,是价值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难题。它几乎没有稳定的收入,更没有利润,完全靠未来的“故事”来支撑股价。
投资启示:价值投资者如何看待亿航智能?
对于《投资大辞典》的读者而言,亿航智能是一个绝佳的案例,它完美地诠释了高风险、高回报的故事股 (Story Stock)的特征。它不是彼得·林奇 (Peter Lynch)所说的那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业务简单易懂的公司。投资这样的公司,需要我们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
- 1. 承认其“彩票”属性,严控仓位:
投资亿航,更像是在购买一张面向未来的“彩票”。如果它成功了,回报可能是十倍甚至百倍;但如果失败了,投资也可能血本无归。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即便极度看好其前景,也应当用一小部分资金去参与,将其作为投资组合中的“卫星配置”,而不是“核心持仓”。这正是分散投资 (Diversification)原则的体现。
- 2. 焦点不在于“便宜”,而在于“进程”:
对于亿航,纠结于当前的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意义不大。投资的关键在于持续跟踪其商业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Key Milestones)。这些节点包括:
- 订单数量: 是否获得了来自全球客户的、有实质意义的商业订单?
- 航线开通: 是否有越来越多的商业运营航线被批准并成功运营?
- 产能提升: 生产制造的能力是否能跟上订单的增长?
- 财务状况: 公司的“烧钱”速度是否可控?现金流能否支撑到盈利拐点的到来?
- 3. 理解你所投资的是“可能性”,而非“确定性”:
投资亿航,本质上是在为一种“可能性”下注——即UAM将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亿航能在这场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这需要投资者具备极强的远见和极大的耐心,同时也要做好随时面对失败的准备。 结论: 亿航智能是一只典型的未来之星,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激动人心的蓝图。然而,从蓝图到现实的每一步都布满了荆棘和不确定性。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它或许不是一个舒适的投资标的,但它是一个绝佳的学习和观察对象,帮助我们理解颠覆式创新如何重塑行业,以及在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时,该如何坚守投资的核心原则——在你看不懂的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参与;如果你决定参与,请确保你下的赌注,是你输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