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倍数
企业价值倍数(Enterprise Value Multiple),英文通常表示为EV/EBITDA,是价值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常用的一种估值指标,用于衡量一家公司整体的企业价值(EV)是其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多少倍。它旨在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公司估值视角,因为它不仅考虑了股权价值,还涵盖了债务,同时剔除了非现金费用(如折旧、摊销)以及税收和利息支出对利润的影响。这使得企业价值倍数特别适用于比较不同资本结构、税率和折旧政策的公司,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帮助投资者识别被市场低估或高估的投资机会。
核心概念解析
为了理解企业价值倍数,我们需要先弄清楚构成它的两个核心要素:企业价值(EV)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
什么是企业价值(EV)?
企业价值(EV)可以看作是接管一家公司所需付出的总成本。它不仅包括你在市场上买下这家公司所有股票的钱(即公司市值),还需要加上公司所承担的有息负债(如银行贷款、公司债券等),因为当你拥有公司后,这些债务最终也需要你来偿还。同时,需要减去公司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因为这些钱可以用来抵消一部分购买成本或偿还债务。
- 计算公式:
什么是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可以理解为公司在不考虑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等因素下,核心业务产生的经营性盈利。它剔除了非现金费用(折旧和摊销)对利润的影响,也排除了利息(受资本结构影响)和税收(受税率影响)的影响,因此能更真实地反映公司业务本身的现金创造能力。
- 计算公式:
如何计算企业价值倍数?
计算企业价值倍数,只需要将上述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 计算公式:
企业价值倍数 = 企业价值 / EBITDA 举个例子: 假设A公司公司市值为100亿元,有息负债20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亿元,那么A公司的企业价值 = 100 + 20 - 10 = 110亿元。 如果A公司当年的EBITDA为10亿元,那么A公司的企业价值倍数 = 110 / 10 = 11倍。 这意味着,如果你以企业价值买下A公司,需要11年的经营性盈利才能赚回你的投资。
为什么要用企业价值倍数?
企业价值倍数之所以受到价值投资者的青睐,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企业价值倍数的局限性
没有哪个估值指标是完美的,企业价值倍数也有其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