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扣
回扣(Rebate),又称“返佣”,在商业活动中通常指卖方从收取的款项中,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买方或中间介绍人的一部分资金。在投资领域,这个词特指券商(Brokerage)为了吸引客户、抢占市场份额,将客户支付的部分交易佣金返还给客户本人或其推荐人的行为。这种做法就像商场促销,用“满减”“返现”的糖衣炮弹来吸引眼球。表面上看,回扣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似乎是件好事。然而,对于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过分关注回扣往往会分散注意力,甚至诱发不必要的交易,其背后隐藏的“陷阱”值得每一位投资者警惕。
回扣的“甜蜜”与“陷阱”
回扣就像一枚硬币,一面是诱人的“甜蜜”,另一面则是需要小心的“陷阱”。
“甜蜜”的诱惑:为什么会有回扣?
回扣现象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服务行业的激烈竞争。想象一下,一条街上开了十几家装修、服务都差不多的水果店,为了招揽顾客,有的店开始“买一斤送半斤”,这“送的半斤”就是回扣的雏形。 在证券交易市场,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就是向投资者收取的交易佣金。为了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一些券商便采取了返还部分佣金的策略。其运作模式通常是:
- 直接返还给客户: 投资者在券商处开户交易,券商定期将该客户产生的部分佣金直接返还到其账户中。
- 返还给介绍人(IB): 也就是所谓的“介绍经纪商”(Introducing Broker)。当介绍人成功推荐新客户到券商开户后,券商会从新客户未来产生的交易佣金中,拿出一部分持续返给介绍人。
这种“甜蜜”的诱惑是直接且显而易见的:它实实在在地降低了每一笔交易的表面成本。对于交易频繁的投资者而言,日积月累下来,这可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陷阱”的警示:价值投资者的视角
如果说回扣是“甜蜜”的诱惑,那它背后的“陷阱”则更需要价值投资者擦亮双眼。因为投资的核心是“价值”,而非“交易”。
投资启示:如何正确看待回扣?
作为一名聪明的投资者,我们不应完全拒绝回扣,但必须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它,让它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
- 别让尾巴摇狗: 选择券商时,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其安全性、稳定性和综合服务能力,比如交易软件是否流畅、执行速度是否快、研究报告是否有价值等。回扣只是众多考量因素中权重较低的一项,绝不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 学会算一笔总账: 不要只盯着回扣比例。你应该关注净佣金成本(即“佣金 - 回扣”)以及所有潜在的隐性成本。有时,一家不提供回扣但基础佣金率极低的券商,其总成本可能反而更优。
- 回归投资的本源: 对价值投资者而言,交易频率本就不高。一笔成功的投资带来的收益,可能是你数十年交易回扣总和的成百上千倍。因此,请将99%的精力投入到寻找伟大的公司上,而不是在1%的回扣上斤斤计较。记住,在投资这场游戏中,我们追求的是本金的长期复合增长,而不是蝇头小利的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