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安·特龙
塞巴斯蒂安·特龙 (Sebastian Thrun),一位在传统投资界名不见经传的德国计算机科学家、人工智能(AI)先驱、教育家和企业家。他并非价值投资领域的实践者,却以其独特的职业生涯和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价值投资核心原则的非凡视角。特龙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后独立为Waymo)的缔造者、谷歌神秘的“登月工厂”Google X的创始人和前负责人,以及全球在线教育平台Udacity的联合创始人。他的工作横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教育领域,其核心理念——专注于解决根本性问题、极度的长期主义、对不确定性的严谨管理和在能力边界内深耕——与价值投资的哲学内核惊人地一致。本词条将带您走进这位科技界的梦想家,从一个全新的维度领悟价值投资的真谛。
谁是塞巴斯蒂安·特龙?一个“不务正业”的科技梦想家
要理解特龙与价值投资的奇妙联系,我们得先认识一下这位“跨界奇才”。他的履历本身就是一部关于创新、坚持和颠覆的教科书。
- 学术界的明星: 早年,特龙在学术界就已声名鹊起。作为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主任,他在机器人和机器学习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 无人驾驶的先驱: 2005年,特龙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高光时刻。他带领的斯坦福大学团队赢得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 Grand Challenge)举办的无人驾驶汽车挑战赛。这辆名为“斯坦利”的改装大众途锐,在没有任何人类干预的情况下,成功穿越了莫哈韦沙漠中132英里的崎岖赛道。这一里程碑式的胜利,不仅为他赢得了200万美元奖金,更重要的是,它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可行性,并直接催生了后来改变世界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
- 谷歌的“登月船长”: 在谷歌,特龙被赋予了更大的舞台。他创立并领导了Google X实验室,一个致力于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秘密部门”。在这里,他像一位船长,带领团队启动了一系列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的“月球漫步(Moonshot)”项目,包括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眼镜(Google Glass)、利用高空气球提供互联网服务的Project Loon等。这些项目不追求短期盈利,而是着眼于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可能产生的颠覆性影响。
- 教育领域的颠覆者: 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特龙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从Google X的领导岗位上卸任,全身心投入创办了在线教育平台Udacity。他的目标是“将世界一流的教育带给全世界的每一个人”,致力于提供与前沿科技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纳米学位”,让普通人也能掌握进入高科技领域的“金钥匙”。
特龙的职业路径看似不断跳跃,从学术到商业,从硬件到教育,但贯穿始终的是一条清晰的主线:用科技解决最棘手、最重要的问题,并且拥有超凡的耐心去等待结果的到来。
“月球漫步”与价值投资:看似无关,实则同源
一个科技狂人,如何能与稳健、保守的价值投资扯上关系?答案就隐藏在他思考和行动的方式中。特龙的“月球漫步”哲学,与价值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和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所倡导的原则,在底层逻辑上是相通的。
1. 终极的长期主义:播种于当下,收获于未来
价值投资最显著的标签之一就是长期持有。巴菲特的名言“我们最喜欢的持有期限是永远”道出了其精髓。价值投资者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本质上是购买这家公司未来持续创造现金流的能力。他们不在乎市场短期的涨跌,如同农夫播种,静待花开。 特龙的“月球漫步”项目正是这种长期主义在科技领域的极致体现。
- 无人驾驶的马拉松: 从2005年的DARPA挑战赛算起,到Waymo如今成为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头羊,这条路走了近二十年,并且商业化仍在探索之中。这期间投入了海量的研发资金,经历了无数次的技术迭代和公众质疑。任何一个追求短期财务报表亮眼的CEO,都很难有魄力支持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豪赌”。
- 投资于“未来”而非“风口”: 当市场热衷于讨论下一个季度的盈利预测时,特龙和他的团队思考的是十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以及什么样的技术能塑造那个未来。这种思维方式,与价值投资者努力看透一家企业未来十年的护城河(Moat)和盈利能力,何其相似。
投资启示: 真正的投资回报,往往来自于对未来的深刻洞察和坚定的长期持有。与其追逐每日波动的股价,不如学学特龙,问问自己:我投资的这家公司,是在解决一个足够大的、关乎未来的问题吗?它有足够的耐心和资源去赢得这场“马拉松”吗?
2. 聚焦内在价值:解构第一性原理,而非追逐市场热点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估算企业的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并以远低于该价值的价格买入。这意味着投资者必须穿透市场的噪音和情绪,去理解企业经营的本质。格雷厄姆著名的“市场先生 (Mr. Market)”比喻,就是告诫投资者不要被市场先生时而狂躁、时而抑郁的情绪所左右,而要专注于企业自身的价值。 特龙在解决技术问题时,同样展现了这种对“本质”的追求,这与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思维 (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如出一辙。
- 回归物理定律: 在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时,特龙的团队不是简单地改进现有的驾驶辅助系统,而是回归到最根本的问题:机器如何像人一样感知、决策和控制?他们从物理学、计算机视觉、统计学等最基础的科学原理出发,重构了整个系统。
- 无视行业炒作: 在科技圈,概念和热点层出不穷。但特龙的项目很少是追随风口的结果。他选择的方向,往往是那些被认为“不可能”但一旦成功将产生巨大价值的领域。这就像价值投资者避开热门股,去“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寻找被低估的“烟蒂股”或“隐形冠军”。
投资启示: 投资决策应基于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刻理解,而非市场流行什么。在研究一家公司时,不妨试试“第一性原理”:剥去所有行业报告和新闻标题的包装,这家公司最核心的价值创造逻辑是什么?它为客户解决了什么不可替代的问题?
3. 科技版“安全边际”:在不确定性中构建确定性
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 是格雷厄姆提出的价值投资基石。它的意思是,你支付的价格要显著低于你估算的内在价值。这个“折扣”就是你的保护垫,用以应对估算错误、宏观风险或纯粹的坏运气。它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世界里,确保“不亏钱”的首要原则。 在特龙负责的无人驾驶项目中,“安全边际”更是以一种生死攸关的形式存在。
- 冗余设计: 无人驾驶系统必须做到极致的可靠。为了防止单一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失灵导致灾难性后果,系统必须设计多重冗余。当一个传感器被雨水遮挡或发生故障时,其他传感器能立刻补上。
- 最坏情况原则: 系统的算法必须能够预判和处理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况,比如突然冲出的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等。工程师们会进行数百万英里的模拟测试和现实路测,穷尽各种“最坏情况”,确保系统在压力下的稳定性。
这种对风险的极致敬畏和系统性的规避手段,正是“安全边-际”思想在工程领域的完美映射。投资组合的构建,也应如此:通过多元化、选择具有强大资产负债表的公司、避免使用高杠杆等方式,为自己留下足够的缓冲空间,以应对市场的“黑天鹅”事件。 投资启示: 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永远不要为一只股票支付过高的价格。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先问自己: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我能承受吗?我的投资组合是否有足够的“冗余设计”来抵御未知的风险?
4. “能力圈”的极致践行:做自己最懂的事
“认识到你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是智慧的开端。”查理·芒格反复强调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不需要懂得所有行业,但必须对自己投资的领域有远超常人的深刻理解。 特龙的职业生涯就是对“能力圈”理念的生动诠释。
- 深耕专业领域: 尽管他的项目看起来天马行空,但都建立在他深厚的专业背景之上——机器人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他从未涉足过他不了解的领域,比如生物制药或消费品零售。
- 通过教育拓展边界: 当他意识到教育是实现技术普及的瓶颈时,他没有选择去投资一家教育公司,而是亲自下场,利用自己作为教育者和技术专家的双重身份,创办了Udacity。这可以看作是在其核心能力圈的边缘进行了一次合乎逻辑的、可控的拓展。
投资启示: 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是长期成功的关键。不熟不投。如果你不理解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产品和竞争优势,那么无论它看起来多么诱人,都应该果断放弃。同时,像特龙一样,要持续学习,有意识地、系统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圈。
投资启示录:从特龙身上,普通投资者能学到什么?
虽然塞巴斯蒂安·特龙可能从未阅读过《聪明的投资者》,但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汲取以下宝贵的智慧:
1. 投资于真正的“创新”,而非“故事”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打着“颠覆性创新”旗号的公司。我们需要学习特龙的眼光,去分辨哪些是基于坚实技术和解决真实需求的创新(如Waymo),哪些仅仅是华丽的PPT和动听的故事(如许多最终失败的“风口”项目)。关注研发投入、专利数量、技术团队背景,而非仅仅是媒体曝光度。
2. 像科学家一样研究公司
投资应该是一个理性的、基于证据的过程,而非一场凭感觉的赌博。像特龙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一样,我们也应该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去研究一家公司。
- 提出假设: “我认为这家公司未来五年能保持20%的增长。”
- 寻找证据: 分析它的历史财报、行业数据、竞争格局、管理层能力。
- 验证或推翻: 根据证据,判断最初的假设是否成立。如果证据不足或与假设相悖,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放弃。
3. 拥抱“建设性失败”,构建反脆弱的投资组合
Google X的文化是“拥抱失败”。许多项目在早期就被主动终止了,因为团队发现其路径不可行。但这些失败并非毫无价值,它们为后续的成功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投资也是如此,没有人能永远正确。关键在于:
- 从小处试错: 对于不确定的高风险机会,可以投入少量资金进行尝试。
- 从错误中学习: 每次投资亏损后,都应进行复盘,分析失败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
- 构建反脆弱 (Antifragile) 组合: 确保你的投资组合在面对市场的剧烈波动和个别投资的失败时,整体上不会崩溃,甚至能从中受益。
4. 投资自己:最好的“月球漫步”项目
特龙创办Udacity的初衷,是让更多人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这给我们的终极启示是:对普通人而言,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永远是投资于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在工作领域的专业技能,扩展自己的能力圈,这不仅能带来最稳定、最可靠的现金流(工资收入),更能让你在面对投资机会时,拥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强的判断力。这才是你个人最宏伟、最值得投入的“月球漫步”项目。
结语:一位价值投资“精神股东”的非凡之旅
塞巴斯蒂安·特龙用他的职业生涯证明,那些最朴素、最根本的成功原则是跨越领域的。他不是在股票市场里寻找价值,而是在现实世界中创造价值。他的思维方式——长远、专注、严谨、并基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正是每一位价值投资者梦寐以求在他们所投资的公司管理者身上看到的品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特龙虽非价值投资者,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价值投资“精神股东”。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投资的成功,最终源于对世界深刻而正确的认知,以及日复一日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的非凡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