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可用客房收入
每可用客房收入 (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通常缩写为RevPAR,是酒店业衡量经营表现的核心指标。想象一下,一家酒店就像一个装着许多小宝箱(客房)的大金库,RevPAR就是衡量平均每个小宝箱每天能为你赚多少钱的“黄金标尺”。它巧妙地结合了两个关键因素:客房的“出租率”和“租金价格”,从而全面反映了酒店的营收能力。与单纯看房价或入住率相比,RevPAR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酒店管理者是否既能把房间卖出去,又能卖出个好价钱。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洞察酒店经营状况、判断其市场竞争力的“秘密武器”。
RevPAR是怎么算出来的?
理解RevPAR的计算非常简单,就像做一道小学应用题。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但结果完全一样:
- 方法一:房价 x 入住率
> RevPAR = 平均每日房价 (ADR) x 入住率 (Occupancy Rate)
> 这个公式最直观。它告诉你,在考虑了空置房的情况下,平均每间可用客房贡献了多少收入。 - **方法二:总收入 / 总房间数** > **RevPAR = 总客房收入 / 期间内可供销售客房总数** > 这个公式从整体出发,同样能得出每间房的平均创收水平。
举个栗子
假设“致富客栈”共有100间客房。昨晚,客栈以500元的平均价格卖出了80间房。
- 按照方法一:
- 平均每日房价 (ADR) = 500元
- 入住率 = 80间售出 / 100间可用 = 80%
- RevPAR = 500元 x 80% = 400元
- 按照方法二:
- 总客房收入 = 80间 x 500元 = 40000元
- 可供销售客房总数 = 100间
- RevPAR = 40000元 / 100间 = 400元
看,两种方法都告诉我们,昨天“致富客栈”平均到每一间可用客房头上的收入是400元。
RevPAR为什么这么重要?
在酒店业的众多财务指标中,RevPAR之所以能“C位出道”,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洞察力。
综合性的业绩“体温计”
RevPAR避免了片面性。一家酒店可以通过疯狂打折实现100%的入住率,但这可能导致亏本赚吆喝,RevPAR会很低。同样,一家酒店也可以标出天价,但门可罗雀,RevPAR同样会很难看。RevPAR就像一个精密的体温计,只有当价格(ADR)和销量(入住率)达到一个健康的平衡点时,它才会显示出漂亮的数字,代表酒店正在高效地创造收入。
衡量经营效率的标尺
RevPAR是衡量酒店管理层经营效率的绝佳工具。它剔除了酒店规模大小的影响,使得不同酒店之间,甚至同一家酒店集团旗下不同品牌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如果一家酒店的RevPAR持续高于竞争对手,这通常意味着它的品牌更受欢迎、定价策略更成功、或者销售渠道更强大。
洞察行业景气度的窗口
对于投资者而言,跟踪一家或多家酒店上市公司RevPAR的长期变化趋势,可以清晰地看到行业的景气周期。在经济复苏期,旅游和商务出行增加,酒店的RevPAR通常会稳步上升;而在经济衰退期,则可能面临下滑压力。这是一个判断行业风向、进行投资决策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