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
王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的奠基人。在投资领域,王选并非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家,但他所开创的事业、秉持的理念及其领导的方正集团的崛起之路,为价值投资的信奉者提供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跨越科技与商业的深度研究范本。他的一生诠释了何为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坚不可摧的商业“护城河”,以及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如何转化为企业的长期价值。因此,理解王选,就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理解伟大企业的核心特质。
王选:一位“非典型”的投资研究范本
在投资的世界里,我们习惯于将目光聚焦在那些资本市场的风云人物身上,比如沃伦·巴菲特或彼得·林奇。然而,《投资大辞典》收录“王选”这一词条,旨在引导投资者回归投资的本源:投资的本质,是投资一家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优秀企业。而王选,正是一位亲手缔造了这样一家伟大企业的人。 研究王选和他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就像是为投资者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商业案例解剖。我们能从中清晰地看到,一个伟大的企业是如何从一个颠覆性的想法开始,通过技术壁垒建立起绝对的竞争优势,再通过卓越的管理和长远的眼光,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持久的市场领导地位和盈利能力。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在K线图的涨跌中迷失方向,不如跟随王选的足迹,学习如何识别那些真正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伟大公司”。
从“汉字激光照排”看懂护城河
“护城河”是巴菲特提出的一个经典比喻,用以形容一家公司抵御竞争对手的持久优势。王选领导的激光照排技术革命,为我们展示了最坚固、最深邃的护城河是如何构建的。
技术的深渊:难以逾越的知识产权壁垒
在王选之前,中国的印刷行业还停留在“铅与火”的时代,效率低下且对环境污染严重。王选团队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非简单的技术改良,而是一场彻底的革命。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将复杂的汉字信息进行高效压缩,并用计算机控制激光,在胶片上精确地还原出清晰的字形。其技术复杂度之高,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属顶尖。这背后,是王选团队长达十数年呕心沥血的研究,凝聚了无数的算法、专利和技术诀窍。 这为初生的方正事业构筑了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护城河——基于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的无形资产壁垒。
- 投资启示:当您在考察一家科技公司时,不要只看其光鲜的产品,更要探究其技术是否具有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是否拥有核心专利?它的技术领先优势能维持多久?一个容易被模仿的技术,永远无法构成真正的护城河。就像王选的技术,它不是河上的一座小木桥,而是横跨天堑的唯一一座钢铁大桥,所有想过河的人(在这个案例里是所有中国的报社和出版社),都必须从他这里通过。
产业的变革者:锁定客户的转换成本
王选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发明了一台好机器”,而是“创造了一套新标准”。一旦一家报社或出版社采用了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统,就意味着他们的整个工作流程——从编辑、排版到制版——都必须围绕这套系统进行重构。员工需要接受新的培训,购买配套的软件,并习惯于这套高效的数字化工作流。 此时,即便有竞争对手推出了另一套系统,哪怕价格稍许便宜一些,这些已经“上船”的客户会轻易更换吗?答案是几乎不可能。因为更换系统不仅意味着要承担新的设备采购成本,更意味着整个生产流程的颠覆、员工的再培训以及可能出现的业务中断风险。这种让客户“难以离开”的巨大成本,就是投资学中另一个强大的护城河——高昂的转换成本 (Switching Costs)。
“顶天立地”的格局:从技术优势到市场生态
王选曾提出著名的“顶天立地”发展战略。
- “顶天”,是指技术上要不断追求领先,要做到世界一流,敢于挑战技术无人区。
- “立地”,则是指技术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要能迅速产品化、商品化,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占领市场。
这个理念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最终却失败了,而方正却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王选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深谙市场规律的企业家。他没有让先进技术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是迅速将其推向市场,并通过不断迭代升级,几乎垄断了整个中文出版印刷市场。这种市场主导地位,本身又会形成一种品牌护城河和规模效应,让后来者更难追赶。
- 投资启示:技术优势必须能转化为市场优势,才能称之为有效的护城河。投资者需要警惕那些只有“顶天”之志,而无“立地”之能的公司。在分析报告中看到“技术领先”四个字时,请多问一句:这项技术领先,为公司带来了多大的市场份额?它的客户黏性有多强?它是否正在构建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
王选的企业家精神:投资者的“创始人”滤镜
查理·芒格曾说,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层不怎么样,他宁愿选择一家业务平庸但管理层优秀的公司。王选的个人品质和企业家精神,正是投资者在评估管理层时最希望看到的“黄金标准”。
“执拗”的长期主义者
激光照排项目从立项到最终成功并产生效益,历时近二十年。在此期间,王选面对的是经费短缺、外国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汉字无法用计算机处理)、以及内部技术路线的巨大争议。无数次,这个项目都处在夭折的边缘。 但王选凭借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顶住了所有压力。他认准了这是改变中国印刷业命运的正确道路,便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这种不为短期困难所动摇,着眼于长远价值的品质,就是长期主义 (Long-termism) 的最佳体现。
- 投资启示: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创始人的履历至关重要。他/她是否有过为了一个长远目标而“死磕”到底的经历?他/她是如何应对公司历史上的危机的?一位习惯于追逐短期热点、频繁更换赛道的创始人,很难带领企业建立起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像王选这样“一根筋”的创始人,才是值得托付资本的可靠船长。
对人才的“非分”之想
王选在人才培养上有着非凡的胸怀。他曾说:“看到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他一手提拔了许多年轻人,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舞台,最终形成了一个极具战斗力的研发梯队。这种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是方正能够长期保持技术活力的核心秘密。
- 投资启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最重要的“软资产”之一。在调研一家公司时,不妨关注一下它的员工流失率、行业口碑以及管理层是如何谈论自己团队的。一个“将才”辈出的公司,其未来的成长空间,远大于一个仅靠创始人单打独斗的公司。
清醒的“局外人”视角
在功成名就之后,王选获得了无数荣誉和巨额奖金,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一个科学家的朴素和清醒。他将个人获得的奖金大部分捐出,设立基金奖励后学。他对于资本运作和股市炒作始终保持着警惕和距离,反复强调企业要靠核心技术和为社会创造真实价值来发展。 这种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事业的专注,使得他的决策能够始终以企业的长远利益为最高准则,而不是个人的短期利益。这正是价值投资者最看重的管理层诚信与股东利益协同的典范。
- 投资启示:警惕那些热衷于“讲故事”、追逐资本热点、频繁进行并购重组的“明星CEO”。真正卓越的领导者,往往更关心产品、客户和员工,而不是自己的股价和媒体曝光度。他们的言行会透露出,他们究竟是在经营一项伟大的事业,还是在经营自己的个人财富。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通过王选这个独特的棱镜,我们可以提炼出几条朴素而宝贵的投资原则:
- 投资的本质是投“创造价值”的企业。 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是市场情绪的反映,而长期价值则来源于企业本身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王选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努力去寻找那些像汉字激光照排一样,能从根本上提升社会效率、解决重大难题的企业。
- 创始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软资产”。 在分析一家公司时,要像分析王选一样,去分析它的创始人和管理团队。他们是否具备长远的眼光、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正直诚信的品格?一个优秀的掌舵人,是企业这艘大船能够穿越风浪、驶向星辰大海的最终保障。
- 保持耐心,与伟大的企业共成长。 汉字激光照排的成功非一日之功,方正的崛起也历经坎坷。同样,价值投资的回报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当你找到了一家拥有宽阔护城河和卓越管理层的伟大公司,最好的策略往往是买入并持有 (Buy and Hold),给它足够的时间,让价值的雪球慢慢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