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特·耶伦
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是全球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她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财政部长(Treasury Secretary),也是第一位执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美联-储)的女主席。作为一位深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影响的学者型官员,她的政策主张和公开言论,如同宏观经济世界的“天气预报”,深刻影响着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向。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耶伦的政策逻辑,就如同在远航前研究海图和气象,虽然我们无法控制风浪,但可以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投资之舟,避开暗礁,驶向价值的彼岸。
“鸽派女王”的学术之路
耶鲁学派的门徒
耶伦的经济学思想,深深植根于她在耶鲁大学的求学经历。在那里,她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成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忠实信徒。 那么,什么是凯恩斯主义?简单来说,它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不景气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开支)和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来刺激需求,促进就业。这套理论的核心,是对“看不见的手”并非万能的认知,承认市场会失灵,尤其是在就业问题上。 这段学术经历,为耶伦日后的政策生涯烙下了两个关键印记:
- 对失业问题的极度关切: 在耶伦的政策天平上,“充分就业”的砝码总是格外沉重。她认为,失业不仅是一个冰冷的经济数据,更是无数家庭的痛苦与挣扎。因此,在通胀可控的前提下,她倾向于采取更宽松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创造就业岗位。
- 温和的政策风格: 与一些信奉“休克疗法”的经济学家不同,耶伦更像是一位精于调理的“老中医”。她主张政策调整应是渐进、可预测且透明的,避免对市场造成突然的冲击。
“鸽派”与“鹰派”的博弈
在财经新闻中,你经常会听到用“鸽派”(Dove)和“鹰派”(Hawk)来形容央行官员。这两个词是理解耶伦的关键。
- 鸽派: 指的是那些更担心经济衰退和失业,因而倾向于维持低利率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决策者。他们就像和平的鸽子,希望用温和的手段滋养经济。耶伦就是“鸽派”的典型代表,甚至被冠以“鸽派女王”的称号。
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当耶伦(或任何一位鸽派官员)发表讲话时,市场通常会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