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活动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流(Operating Cash Flow,简称OCF),又称“经营性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实际产生或消耗的现金净额。它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以及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简而言之,就是一家公司通过主营业务“赚”到的真金白银。与利润表上的净利润(可能包含非现金项目或尚未收到的应收账款)不同,经营活动现金流反映的是企业真正的造血能力,是现金流三巨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中最核心、最能体现企业持续经营实力的指标。
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在价值投资的眼中,经营活动现金流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账面上的净利润。这是因为:
- 衡量企业生存能力与健康度: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没有现金流,企业就无法支付员工工资、供应商货款、税费等日常开支,甚至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即使账面利润很高,如果现金流持续为负,那也只是“纸面富贵”。健康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是企业活下去并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如何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
- 趋势分析: 关注经营活动现金流的长期趋势。一个健康的成长型公司,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应该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如果出现大幅波动或持续下降,则需警惕。
小贴士:区分经营活动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
虽然经营活动现金流是企业核心造血能力的体现,但它并不是投资者可以直接用来判断企业是否能“发财”的最终指标。在价值投资中,我们更常提及一个概念叫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FCF)。 自由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资本性支出 这里的资本性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简称CapEx)是指企业为了维持或扩大现有生产能力所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打个比方,经营活动现金流是你的“工资收入”,而资本性支出是你的“必要开销”(比如房租、交通费)。真正能让你“攒下来”或者“自由支配”的钱,才是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才是企业可以用来偿还债务、分红或进行股票回购的钱,也是估值分析中常用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