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膨胀
资产价格膨胀 (Asset Price Inflation) 这是一种听起来很高大上,却和你的钱包息息相关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股票、房子、债券这类“资产”的价格,像坐上火箭一样持续大幅上涨,但我们日常买菜、加油等“消费品”的价格(由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却没怎么动,甚至还在原地踏步。这就像一场“富人的通货膨胀”,因为资产主要掌握在相对富裕的人手中,他们的财富在膨胀,而没有多少资产的普通人,却感觉离买房、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越来越远。
它是如何产生的?
资产价格膨胀通常不是因为资产本身变得更有价值了,而是因为“水”太多了。这里的“水”,指的就是市场上流动的钱。
和我们常说的通货膨胀有何不同?
虽然都叫“膨胀”,但此“膨胀”非彼“膨胀”。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故事,影响着不同的人群。
- 影响范围不同
- 普通通胀: 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上,由CPI指数衡量。比如猪肉、汽油涨价,影响的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成本。这是全面的通胀。
- 资产价格膨胀: 主要体现在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上。它不直接影响你的午餐价格,但决定了你买房或买股票的成本。这是局部的、结构性的通胀,主要影响投资者和有产者。
- 感受和后果不同
- 普通通胀让人们手里的钱“毛了”,购买力下降,是一种很直观的财富缩水。
- 资产价格膨胀则会加剧贫富分化。拥有资产的人,财富会随着价格上涨而暴增;而没有资产、主要靠工资收入的人,则被远远甩在后面。官方的CPI数据可能很温和,但人们却普遍感到巨大的生活压力,因为“上车”的门槛越来越高了。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该如何应对?
在资产价格膨胀的浪潮中,市场情绪高涨,遍地都是“股神”。但作为一名理性的价值投资者,我们需要的是冷静的头脑,而非狂热的追随。
- 坚守能力圈和安全边际
- *价格是市场给的,价值是企业创造的。 资产价格膨胀推高的是价格,而不是内在价值。我们必须牢记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教诲,始终坚持在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时买入,为自己留下足够的安全边际。不要因为别人都在赚钱而眼红,冲动买入那些你根本不了解、估值已在天上的资产。 * 专注于基本面分析 越是喧嚣,越要回归常识。抛开市场的噪音,潜心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这家公司的生意好做吗?它有宽阔的护城河吗?它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健康吗?管理层是否诚实可靠?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其价值终究会穿越周期的迷雾。在资产泡沫中,扎实的基本面研究是你最好的“避雷针”。 * 警惕“故事股”,拥抱真成长 牛市和资产膨胀期,是“故事股”最盛行的时候。一些公司可能没有盈利,甚至没有收入,仅凭一个动听的故事就能让股价一飞冲天。价值投资者对此应高度警惕。我们追求的是基于公司业绩增长的“真成长”,而不是基于市场情绪的“伪繁荣”。 * 保持逆向投资的智慧**
传奇投资人约翰·邓普顿曾说:“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资产价格膨胀的后期,往往对应着市场的极度兴奋。此时,遵循逆向投资的原则,敢于在众人贪婪时恐惧,卖出估值过高的资产,或者耐心持有现金,等待市场先生犯错,才是更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