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币税
铸币税 (Seigniorage)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古典的词,但它描述的却是一种至今仍在深刻影响我们钱包的经济现象。简单来说,铸币税就是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而获得的收入。 想象一下,制造一张100元纸币的成本可能不到1块钱,但它却能买到价值100元的东西,这中间的差额——超过99元的购买力——就是政府收到的“铸币税”。在现代经济中,它更多体现为政府通过其中央银行创造新的法定货币,为财政融资或执行货币政策时所产生的隐形收入。这种收入的本质,是政府利用其独一无二的货币发行权,换取了社会上的真实商品和资源。
“铸币税”是如何产生的?
古代的“硬核”铸币税
在古代,国王们用金、银、铜等贵金属来铸造货币。比如,一枚金币法定价值10个金单位,但国王在铸造时可能只用了9个金单位的黄金,再掺入一些廉价金属。这“省下来”的1个金单位的黄金,就是国王赚取的铸币税。有时,缺钱的统治者还会通过降低货币的含金量(成色)来“重铸”货币,这是一种更隐蔽但效果显著的征税方式,因为它直接稀释了民众手中所有旧币的价值。
现代的“隐形”铸币税
进入纸币和电子货币时代,铸币税变得更加“虚拟”和强大。现代政府(通过其中央银行)不再需要偷偷减少金币的含金量,它们可以直接“印钱”——更准确地说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创造新的基础货币。
“铸币税”和我们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关系?
铸币税听起来像是国家层面的宏观操作,但它其实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悄悄地伸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口袋。它对投资者的最大影响,就是通过引发通货膨胀来侵蚀财富。
通货膨胀:财富的隐形小偷
从本质上看,现代铸币税是一种全民承担的隐形税收,常被称为“通货膨胀税”。当政府印发更多钞票时,你银行账户里的存款数字没变,但每一块钱的购买力却下降了。这就好比你有一个装满了水的游泳池(你的财富),政府不断往整个城市的水库(社会货币总量)里注水,导致水位(物价)上涨,虽然你游泳池里的水量没变,但它的相对“深度”和价值已经被稀释了。长期持有大量现金或存款,无异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被通货膨胀这个小偷慢慢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