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电价
销售电价 (Sales-side Electricity Price),又称“终端电价”,是我们作为普通居民或企业主,最终为一度电支付给电网公司的全部价格。把它想象成我们在超市为一瓶牛奶付的零售价,这个价格不仅包含了牛奶本身的成本(相当于发电成本),还包括了运输费、超市的运营成本和利润(相当于电网的输送成本和利润),以及一些税费。因此,销售电价是电力商品从“出厂”到“到家”全链条成本和利润的最终体现,它的高低和构成方式,直接关系到电力行业上下游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价值投资者分析电力板块时必须解开的“价格密码”。
销售电价的构成
想看懂销售电价,就要像解剖麻雀一样,看看它里面都包含了什么。在我国当前的电价体系下,我们支付的电费账单,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拼装”而成:
销售电价与我们的投资钱包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理解销售电价的变动逻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电力行业相关公司的投资价值。
看懂电价,看懂电企财报
不同的电力公司,在销售电价这根链条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商业模式和盈利逻辑也大相径庭。
价格波动里的投资启示
销售电价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
- 识别成本转嫁能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分析制造业等下游企业时,需要特别关注它们对电价上涨的成本转嫁能力。如果一家企业所在行业竞争激烈,且产品缺乏独特性,那么上涨的电费成本可能会严重侵蚀其利润。反之,拥有强大品牌和护城河的企业则能更从容地将成本压力转移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