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
陌陌 (Momo Inc.),现为其母公司挚文集团 (Hello Group Inc.) 旗下核心社交应用。它诞生于2011年,最初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软件,因其独特的定位迅速崛起,并被贴上“约会神器”的标签。然而,陌陌的真正蜕变发生在2015年,通过转型直播业务,成功解决了商业化难题,一跃成为利润丰厚的“现金牛”公司。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陌陌是一个极具争议和研究价值的标的:一方面,它拥有堪称“印钞机”的盈利能力和极低的估值;另一方面,它又面临着用户增长停滞、护城河不深以及监管政策等多重风险,是一个典型的机遇与陷阱并存的案例。
一、从“约会神器”到“直播印钞机”的发家史
一部公司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商业进化论。陌陌的故事,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浪潮中一个精彩而现实的缩影。
1.1 陌生人社交的破局者
2011年,当微信刚刚崭露头角,专注于熟人社交时,网易前总编辑唐岩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陌生人社交。陌陌应运而生,它利用智能手机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功能,让用户可以发现并与附近的陌生人互动。 在那个社交需求被压抑的年代,陌陌精准地切中了人性深处对连接和探索的渴望。这种被外界贴上“荷尔蒙社交”标签的模式,虽然备受争议,却也让陌陌的用户量实现了病毒式增长。短短三年,陌陌就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当时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一颗耀眼新星。
1.2 “直播续命”的华丽转身
然而,任何单一的社交工具都面临着“用户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窘境。新鲜感过后,如何留住用户,尤其是如何赚钱,成了摆在陌陌面前的头等难题。仅仅依靠会员费和广告,远不足以支撑起一家上市公司的想象空间。 转机出现在2015年底。陌陌团队大胆押注当时刚刚兴起的视频直播。这次转型被证明是公司历史上最英明的决策。直播业务与陌陌的社交属性完美结合,为主播和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互动场景,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套极其高效的变现模式——用户打赏。 一夜之间,陌陌从一个前途未卜的社交工具,摇身一变成了一台日进斗金的“直播印钞机”。公司营收和利润暴增,股价也随之飙升,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为了巩固在陌生人社交领域的霸主地位,2018年,陌陌还斥巨资收购了另一款广受欢迎的滑动式交友软件——探探 (Tantan)。
1.3 增长的烦恼与“佛系”现状
花无百日红。当时间来到2018年后,陌陌的好日子似乎走到了尽头。一方面,来自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巨头的跨界打击,无情地抢夺着用户的注意力和娱乐时间;另一方面,国内对直播行业的监管日趋严格,给平台的运营带来了不确定性。 更致命的是,陌陌自身的用户增长几乎陷入停滞。当一个互联网公司的用户增长故事讲不下去时,资本市场便会毫不留情地抛弃它。尽管公司依然非常赚钱,但其股价却开启了漫长的下跌之旅。为了摆脱单一产品形象和“约会”标签的束缚,2021年,公司正式更名为“挚文集团”,意图向更广阔的社交领域探索,但这并未能扭转市场的悲观预期。
二、价值投资者的“照妖镜”:陌陌的AB面
对于信奉“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价值投资者来说,一家持续盈利、现金充裕但股价持续下跌的公司,往往是“淘金”的理想之地。然而,用价值投资的“照妖镜”一照,陌陌呈现出的,是截然不同却又同时存在的两副面孔。
2.1 A面:一台被低估的印钞机?
如果你只看财务报表,陌陌无疑是一家优秀的公司。它的A面,闪耀着诱人的金色光芒。
强大的盈利能力
陌陌的商业模式堪称完美。直播业务的毛利率极高,平台作为中间方,从用户的打赏中抽取分成,几乎没有额外的实体成本。这使得公司能够持续创造巨额利润和稳定的自由现金流。多年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一直非常健康,手握大量现金,几乎没有有息负债。这意味着它有充足的弹药过冬,或者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投资和回报股东。
极低的估值
与其强大的盈利能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极低的估值。在股价低谷时,陌陌的市盈率 (P/E) 甚至会跌至个位数,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甚至低于许多传统行业的公司。其市净率 (P/B) 也长期处于低位。从这个角度看,它像极了价值投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所描述的“烟蒂股”——虽然被市场丢弃,但捡起来还能免费吸上最后一口。
慷慨的股东回报
管理层似乎也认为公司股价被低估。近年来,挚文集团多次进行股票回购,并派发特别股息。这些都是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现金流充满信心,且愿意与股东分享成功果实的重要信号。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这无疑增加了持股的吸引力。
2.2 B面: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价值陷阱?
然而,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股票之所以便宜,通常有其深刻的原因。陌陌的B面,则写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这让它看起来更像一个“价值陷阱”。
脆弱的护城河
沃伦·巴菲特钟爱拥有宽阔护城河的公司。但陌陌的护城河有多宽呢?
- 品牌: “陌陌”的品牌与“约会”、“荷尔蒙”等词汇强绑定,这限制了它的用户群向上拓展,也使其在面临监管时更为脆弱。
- 商业模式: 直播打赏模式本身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几乎所有泛娱乐平台都可以复制。陌陌面临着来自各个维度的竞争。
增长停滞的困境
这是悬在陌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核心应用陌陌的月活跃用户 (MAU) 和付费用户数量近年来一直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下滑趋势。对于一家科技公司而言,停止增长几乎等同于宣判了“死缓”。市场担忧的是,陌陌的盈利能力正处于一个“温水煮青蛙”式的缓慢衰减过程中,现在看似便宜的估值,对应的是一个不断缩水的未来。
业务与监管风险
陌生人社交和直播业务,天然行走在政策监管的边缘地带。内容的合规性是平台生存的生命线,任何一次严厉的整顿都可能对公司造成沉重打击。此外,直播业务高度依赖少数“榜一大哥”等高额付费用户,这种收入结构相对脆弱,一旦核心付费用户流失,将直接影响业绩。
三、投资启示录:如何与“陌陌”共舞?
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价值投资者,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像陌陌这样的公司?它复杂的AB面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投资启示。
3.1 识别“价值陷阱” vs. “价值洼地”
陌陌是检验投资者是“捡便宜”还是“真懂行”的试金石。
- 价值陷阱:一家公司看起来很便宜,但其内在价值正在不断毁灭。你以为抄到了底,其实底下还有十八层地狱。它的便宜,是因为它的未来比现在更糟糕。
- 价值洼地:一家公司因为暂时的困难或市场偏见而被低估,但其核心竞争力和长期盈利能力并未受损。它的便宜,是市场先生送给你的礼物。
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判断未来的盈利能力是会持续下滑,还是能够企稳回升。对于陌陌,你需要回答:它的核心业务还能维持多久的盈利水平?它能否找到新的增长点?如果你无法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它很可能就是一个陷阱。
3.2 估值是艺术,而非科学
低市盈率绝不是买入的充分理由。你必须深刻理解为什么它这么便宜。陌陌的低估值,正是市场对其未来增长悲观预期的直接反映。 投资中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戴维斯双杀” (Davis Double-Kill),指的是当一家公司的盈利增长放缓或下滑时,市场会同时调低其盈利预期和估值水平(市盈率),导致股价遭受盈利和估值的双重打击。陌陌在过去几年就完美演绎了这一过程。反之,如果一家公司能够恢复增长,则可能迎来盈利与估值双升的“戴维斯双击”。投资陌陌,本质上是在赌一个“戴维斯双击”的可能性,但这需要极大的确定性。
3.3 分散投资与能力圈的重要性
最后,陌陌的案例深刻地提醒我们沃伦·巴菲特的两个核心原则:
- 坚守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你真的懂中国的社交和直播行业吗?你了解这个行业的用户心理、竞争格局和监管动态吗?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无论它看起来多便宜,都最好敬而远之。
- 充分分散: 即使你认为自己看懂了,像陌陌这样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的投资,也只应在你充分分散的投资组合中占据一个很小的比例。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看似诱人却可能满是裂缝的篮子里。
总而言之, 陌陌是一个复杂的投资标的。它既是价值投资者眼中可能存在机会的“烟蒂”,也是随时可能烫到手的“火坑”。通过剖析它,我们能学到的,远比简单地判断它是否值得投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