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资产组合
风险资产组合 (Portfolio of Risky Assets),指的是投资者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多种风险资产而形成的集合。这里的风险资产,是指那些未来收益不确定、价格会波动的投资品,比如股票、公司债券、房地产、大宗商品等。构建风险资产组合的核心目的,并非彻底消灭风险——这在投资世界里几乎不可能——而是通过科学的分散化管理,力求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最高的期望收益。它好比是篮球比赛中的首发阵容,将不同位置、不同特点的球员组合起来,以求发挥出“1+1>2”的团队效应,而不是单靠某位超级明星单打独斗。
为什么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个古老的谚语完美地诠释了风险资产组合的精髓。在投资中,这个“篮子”就是单一的资产,“鸡蛋”就是你的全部资金。如果篮子不小心掉落(即该资产价格暴跌),所有的鸡蛋都会碎掉。
分散化:投资的免费午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里·马科维茨曾将分散化称为“唯一的免费午餐”。这是因为通过构建一个组合,你可以在不显著牺牲预期回报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 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不同资产对宏观经济、行业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反应是不同的。想象一个组合里同时有雨伞公司的股票和冰淇淋公司的股票:
- 晴天时: 冰淇淋大卖,股价上涨;雨伞无人问津,股价可能下跌。
- 雨天时: 情况正好相反,雨伞畅销,股价走高;冰淇淋则销路不佳。
当你同时持有这两家公司的股票时,无论晴天还是雨天,你的总资产都不会像只持有一家公司那样剧烈波动。一个资产的损失被另一个资产的收益所部分或全部抵消,整体表现变得更加平稳。
相关性的魔力
上述例子的关键在于雨伞和冰淇淋生意的负相关性。在投资组合理论中,相关性是衡量两个资产价格走势同步程度的指标。
- 正相关: 两个资产倾向于同涨同跌,比如两家不同的科技公司股票。
- 负相关: 两个资产倾向于反向运动,如上例中的雨伞和冰淇淋。
- 不相关: 两个资产的走势毫无关联。
一个优秀的风险资产组合,会刻意纳入那些相关性较低甚至为负的资产。这样,当一部分资产遭遇“坏天气”时,另一部分资产可能正沐浴在“阳光”中,从而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如何构建一个好的风险资产组合
构建一个有效的风险资产组合,需要系统性的规划,而不仅仅是随意买入几只不同的股票。
确定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这是构建一切投资组合的起点。你的年龄、收入状况、投资目标和心理素质共同决定了你能承受多大的市场波动率(通常用标准差来衡量)。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可以配置更高比例的股票等高风险资产;而一位临近退休的投资者,则可能需要在风险资产组合内部也配置更多性质稳健、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如高信用评级的公司债券。
挑选不相关的“队员”
在确定了风险偏好后,就要开始挑选“队员”了。目标是寻找低相关性的资产类别,以实现最大化的分散效果。常见的搭配包括:
- 地域分散: 将本国股票与国际股票(发达市场、新兴市场)相结合。
- 行业分散: 在科技、医疗、消费、金融、能源等不同行业间进行配置。
- 风格分散: 组合成长型股票与价值型股票。
- 资产类别分散: 将股票与公司债券、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不同类别的风险资产结合起来。
这个过程就像组建一个球队,你需要得分后卫(高成长股票),也需要中锋和防守型后卫(稳健型资产)。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Modern Portfolio Theory) 指出,通过不同的资产配比,可以找到一系列在特定风险水平下收益率最高的“最优组合”。
投资启示:给普通投资者的三点建议
- 2. 定期“体检”与“再平衡”: 随着市场波动,你的投资组合中不同资产的比例会发生偏离。比如,牛市中股票大涨,其在组合中的占比可能会远超初始设定。再平衡 (Rebalancing) 就是指定期(如每年一次)卖出部分表现优异的资产,买入表现落后的资产,使组合恢复到最初的目标比例。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高卖低买”,是保持组合风险特征稳定并锁定收益的纪律性行为。
- 3. 利用指数基金轻松构建: 对于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个股和各类资产的普通投资者来说,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构建风险资产组合的绝佳工具。你可以通过购买一只覆盖全球市场的股票指数基金和一只覆盖多种公司债券的债券指数基金,非常便捷地就实现了一个高度分散化的风险资产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