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 (Low-Altitude Economy),是指在垂直高度3000米以下的空域内,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简单来说,它就是围绕着“低空”这片待开发的蓝海,从造飞机、修机场、建网络,到提供空中观光、物流运输、紧急救援等各种服务而形成的一整个产业链和经济生态。这不仅仅是科幻电影里“会飞的汽车”那么简单,更是一场关乎未来城市交通、物流效率乃至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低空经济:不只是“会飞的汽车”

当我们听到“低空经济”,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画面很可能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eVTOL) 载着乘客穿梭于摩天大楼之间的场景。这的确是低空经济最具想象力的应用之一,但将它等同于“会飞的汽车”或“空中出租车”,就如同将互联网经济等同于“上网聊天”一样,大大低估了其广度和深度。 低空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它更像是一个“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在这个网络中,飞行的不仅仅是人,还有货物、数据和各种专业服务。从为外卖平台送餐的无人机,到巡检电网、喷洒农药的行业无人机;从执行医疗急救、消防灭火的特种飞行器,到提供空中游览、跳伞体验的消费级飞行器,它们共同构成了低空经济的繁荣生态。而支撑这一切的,是地面上的起降场站、天上的“红绿灯”(空管系统)以及连接天地、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这种“生态”而非“单一产品”的属性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投资机会并不仅仅存在于那些光鲜亮丽的整机制造商,更可能隐藏在产业链的各个不起眼的角落。

产业链全景图:谁在天空中掘金?

如同任何一个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也有一条清晰的产业链。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环节。对于投资者来说,看清这张图谱,才能知道金子最可能在哪里出现。

上游:基础设施与核心零部件

上游是整个产业的基石,是“淘金热中的卖铲人”。它们的业绩不依赖于某一款飞行器的成功,而是受益于整个行业的增长。

中游:飞行器整机制造

中游是产业链的明星环节,也是竞争最激烈、最吸引眼球的地方。这里聚集了众多怀揣“飞行梦”的挑战者。

下游:运营与服务

下游是低空经济价值兑现的最终环节,直接面向消费者和企业,市场空间最为广阔。

价值投资者的透视镜:如何评估低空经济的投资价值

面对这样一个前景广阔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新兴产业,价值投资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审慎的眼光来评估其投资价值,寻找真正的护城河 (Moat),并警惕潜在的陷阱。

寻找“护城河”:天空中的长期竞争优势

一家优秀的企业,必须拥有宽阔且持久的护城河,以抵御竞争对手的侵蚀。在低空经济领域,护城河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识别“陷阱”:避开那些美丽的泡沫

正如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所告诫的,投资的首要原则是不要亏钱。在低空经济这个热门赛道中,投资者尤其需要警惕以下陷阱: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面对低空经济这个宏大的叙事,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1. 保持耐心,长线思维。 低空经济的全面爆发需要时间,可能是一个长达十年甚至更久的周期。正如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所说:“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钟。”切忌因为短期的市场热度而追高,应着眼于那些真正有长期价值的企业。
  2. 关注“卖铲人”和“修路工”。 在一场淘金热中,最稳妥的赚钱方式往往不是去淘金,而是向淘金者出售铲子、牛仔裤和水。同理,投资低空经济,与其去赌哪家eVTOL公司能最终胜出,不如关注那些为整个行业提供基础设施和核心零部件的“卖铲人”,例如上游的空管系统提供商、核心材料供应商、高能量密度电池企业等。无论最终哪款飞行器飞上天,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
  3. 坚守自己的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低空经济涉及航空工程、材料科学、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高精尖领域,对普通投资者的认知要求极高。如果你无法理解一家公司的技术路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远离它。不投资于自己不理解的东西,是保护财富的最好方式。
  4. 从小额试水开始。 如果你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并做了充分的研究,可以考虑用一小部分资金进行尝试。相比于重仓单一公司,构建一个包含产业链上、中、下游多家公司的投资组合,或者等待相关主题基金(ETF)的出现,可能是更稳健的选择,有助于分散风险。

总而言之,低空经济无疑是未来十年最激动人心的产业变革之一。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立体、高效、智能的未来城市画卷。但作为理性的投资者,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用价值投资的尺子去度量每一次机会,在喧嚣中保持冷静,在等待中收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