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策略 (All-Weather Strategy) 是由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 的创始人瑞·达利欧 (Ray Dalio) 提出的一种著名的资产配置 (Asset Allocation) 思想。它的核心目标并非追求最高收益,而是构建一个能够在任何经济环境下都表现相对稳健的投资组合,就像一件能应对“风霜雨雪”全天候的衣服。该策略不试图预测未来,而是承认未来的不确定性,通过在不同类型的资产之间进行精妙的平衡,来抵御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 (Inflation) 这两大市场驱动力的变化,从而实现长期、平滑的资本增值。它追求的不是“猜对天气”,而是在任何天气里都能“体面地出门”。
想象一下你要出远门,但天气预报说未来一周天气多变,时而晴空万里,时而狂风暴雨。你会怎么办?一个聪明的旅行者不会赌天气,而是会把雨伞、墨镜、薄外套和厚毛衣都带上。这样,无论天气如何,你总有合适的装备。 全天候策略的逻辑与此完全相同。它认为,没有人能持续准确地预测经济的走向,就像没人能百分之百猜对天气一样。与其把宝押在“经济会增长”或“通胀会来临”上,不如从一开始就做好万全准备。这个策略的精髓,就是打造一个“装备齐全”的投资组合,让它在经济的“春夏秋冬”四季中,都能安然度过。
达利欧将影响资产价格的主要因素简化为两个变量: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这两个变量的变化(是高于还是低于市场预期)组合起来,构成了四种基本的经济环境,或称“经济四季”。全天候策略的目标就是在每个“季节”里都配置能表现良好的资产。
通过持有在这四种环境下都能“开花结果”的资产,整个投资组合的颠簸感就会大大降低。
很多人以为全天候策略就是简单的分散投资,但它的核心是风险的平衡,而非资金的平均分配。这个概念被称为风险平价 (Risk Parity)。 传统的60/40组合(60%股票,40%债券)虽然在资金上是分散的,但其绝大部分风险(约90%)都来自股票。因为股票的波动性远大于债券。一旦股市暴跌,40%的债券很难提供足够的保护。 而全天候策略则通过风险平价,让不同资产对组合的总风险贡献大致相等。为了实现这一点,波动性较低的资产(如债券)需要占据更高的资金比例。一个被广为流传的简化版全天候投资组合配置如下:
这个配置看似奇怪,债券的比例高达55%。但正是这种“不均衡”的资金分配,才实现了“均衡”的风险敞口,让组合在面对不同冲击时更具韧性。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来说,全天候策略提供了宝贵的补充视角和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