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刘永好

刘永好,中国企业家,新希望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杰出代表,刘永好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将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发展成为立足农牧、布局全球的多元化商业帝国。他的名字,紧密地与中国农业现代化、民营经济的崛起以及朴素而深刻的商业智慧联系在一起。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刘永好的创业史和经营哲学,宛如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深刻诠释了如何在一个充满变化的巨大市场中,通过深耕能力圈、驾驭经济周期和持续创新,来构建一个坚不可摧的商业王朝,并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识别优质企业和长期价值的宝贵启示。

从鹌鹑蛋到商业帝国:刘永好的创业之路

在投资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仰望像沃伦·巴菲特那样的“奥马哈先知”,试图从他的言语中寻找投资的圣经。然而,将目光投向我们身边的商业世界,同样能发现充满智慧的投资范本。刘永好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传奇,它告诉我们,最伟大的投资机会,往往就隐藏在最朴素的日常需求之中。

“下海”四兄弟与第一桶金

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说起。当时,“铁饭碗”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归宿。然而,刘永好与他的三位兄长——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却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决定:辞去公职,“下海”创业。 他们的起点卑微到不能再卑微——养鹌鹑。他们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家当,凑了1000元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在自家的阳台上开启了事业。这个选择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细致的观察:当时市场上鸡肉和鸡蛋的供应相对充足,但鹌鹑蛋作为一种新奇且有营养的食品,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白。 这正是价值投资中“发现未被满足的需求”的最初级体现。他们不仅养殖,还亲自跑到市场上售卖,直面消费者,获取最一线的市场反馈。这段经历磨练了他们对成本控制、市场营销和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从1元一个的鹌鹑蛋到后来成为全国最大的鹌鹑养殖户,刘氏兄弟掘到了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这个从0到1的过程,为他们日后建立庞大的商业帝国,奠定了最坚实的资本和经验基础。 投资启示:伟大的事业往往源于微小的开始。投资者应当关注那些能够敏锐捕捉并有效满足社会真实需求的企业,哪怕它当前规模尚小。

称雄饲料江湖的“希望”之路

鹌鹑养殖的成功并没有让刘氏兄弟停下脚步。他们很快意识到,养殖业的天花板相对较低,而产业链的上游——饲料,才是一个更广阔的蓝海。当时,中国的养殖户普遍使用传统的泔水或农作物作为饲料,效率低下。而少数国外品牌的科学配方饲料,价格又极其昂贵。 一个巨大的市场痛点摆在面前。1987年,他们毅然决定转向猪饲料的研发和生产,并创立了“希望”品牌。这标志着他们从单一养殖户向农业科技企业的战略转型。为了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他们投入巨资进行自主研发,最终研制出了质优价廉的“希望牌”猪饲料。 他们的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但也很快引来了国际巨头的狙击。当时,亚洲最大的农牧企业正大集团 (Charoen Pokphand Group) 感受到了威胁,在中国市场发动了一场猛烈的价格战,试图将“希望”扼杀在摇篮里。面对巨头的打压,刘永好展现了非凡的商业智慧和胆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正面迎战,通过进一步优化成本、提升效率,以更低的价格和同样优秀的品质硬生生地扛住了冲击,并最终赢得了市场。 这场著名的“饲料大战”,不仅让“希望”品牌一战成名,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新希望集团建立起了自己的核心护城河 (Moat):

投资启示:一家优秀的公司,必须拥有宽阔且稳固的“护城河”。投资者在分析一家公司时,不应只看其当前的盈利,更要深入探究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可持续性。

投资家的三重奏:刘永好的投资哲学

如果说创业之路展现了刘永好作为企业家的魄力,那么新希望集团后来的发展,则更多地体现了他作为投资家的深谋远虑。他的投资哲学,可以概括为一曲优美的“三重奏”。

第一重:深耕能力圈,做“懂”的生意

这是刘永好投资哲学的基石,与巴菲特所强调的“能力圈”原则不谋而合。新希望集团的业务版图看似庞杂,横跨农牧、食品、金融、化工等多个领域,但仔细审视,其核心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从土地到餐桌

他很少去追逐那些自己看不懂的风口,比如早期的互联网泡沫。他的每一次扩张和投资,都建立在对产业链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定力,帮助新希望穿越了多次经济波动。 给投资者的启示: 不懂不投是保护你本金的第一道防线。普通投资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自己在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知识。一位医生可能比基金经理更懂医药股,一位程序员可能更了解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坚守你的能力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寻找伟大的公司,远比追逐市场热点要可靠得多。

第二重:与周期共舞,逆向布局

农牧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中以“猪周期”最为人所知。猪肉价格像过山车一样,时而高企,时而探底,这给行业内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挑战。许多企业在周期低谷时倒下,在周期高峰时盲目扩张,最终又在下一轮低谷中陷入困境。 刘永好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说:“经济有高潮,也一定有低谷。优秀的企业家,就要在冬天里看到春天。”新希望集团的许多关键性扩张,都发生在行业的冬天。 当行业不景气、猪价低迷、众多养殖户和小型饲料厂纷纷退出时,新希望往往会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和成本优势,进行逆向投资

这种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的做法,让新希望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一次次地在周期波动中迈上新台阶。 给投资者的启示: 市场情绪总是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之间摇摆。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学会利用市场的非理性。当好公司遇到行业性的、暂时性的困难,导致其股价被错杀时,往往就是最佳的买入时机。理解并尊重周期,是穿越牛熊、实现长期回报的关键。

第三重:拥抱变化,基业长青

一家伟大的企业,不仅要能在顺境中发展,更要在逆境中求变。刘永好虽然起家于传统行业,但他的思想从未僵化。他始终对新技术、新模式保持着开放和拥抱的态度。

这种与时俱进、主动求变的精神,确保了新希望这艘巨轮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海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 给投资者的启示: 在评估一家公司时,不仅要看它过去有多成功,更要考察它的管理层是否具备远见,能否适应未来的变化。一家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公司,无论其历史多么辉煌,它的护城河也终将被时代的浪潮所侵蚀。寻找那些拥有“进化”能力的企业。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刘永好的故事,就像一部浓缩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其中蕴含的商业和投资智慧,对于每一位渴望在市场中获得成功的普通投资者来说,都极具价值。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以下几条核心启示:

刘永好的传奇,始于田埂,走向世界。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价值投资的原理并非空中楼阁,它就根植于我们脚下的这片商业土壤之中。通过理解这些从实践中淬炼出的商业智慧,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看清投资的本质,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