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业绩 (Historical Performance),指的是一项投资标的在过去特定时间段里的表现记录。它就像是投资世界的“履历表”,详细记载了某家公司、某只基金或某支股票过去的“战功”,例如公司的盈利能力、基金的收益率变化、股票的价格走势等。这份履历是投资者评估其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资料。不过,正如招聘官不能仅凭一份漂亮的简历就断定求职者的未来表现,投资者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业绩只代表过去,它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却不是对未来的承诺书。一句在投资界广为流传的警示语是:“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
想象一下,你正在开车,历史业绩就是你车里的后视镜。它能清晰地告诉你刚刚经过了哪些路、路况如何,是平坦大道还是崎岖山路。这对于你判断前方的路况极有帮助,但它无法直接告诉你下一个路口会遇到红灯还是绿灯。 在投资中,“后视镜”里的风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价值投资者审视历史业绩,不是为了刻舟求剑,而是为了在过去的数据中寻找未来价值的蛛丝马迹。但这个过程充满了需要避开的陷阱。
一份长期、稳定且优秀的“履历”,往往暗示着这家公司拥有坚固的商业壁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护城河”,以及一个能力出众的管理团队。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就偏爱那些拥有长期稳定经营历史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已经用时间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考高分、从不偏科的“优等生”,未来继续保持优秀的概率自然更高。
投资世界存在一种强大的物理定律——均值回归(Mean Reversion)。它的意思是,一项资产的价格或回报率,无论在短期内是过高还是过低,长期来看都有向其历史平均水平回归的趋势。一个去年业绩排名第一、收益率高得惊人的基金,很可能在下一年表现平平甚至不佳。这背后可能是因为它承担了过高的风险,或是它所处的赛道热度退去。明星会陨落,超凡的业绩很难永远持续。
我们看到的历史业绩数据,往往是经过筛选的“幸存者”的记录。这就是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例如,在看基金排行榜时,我们只能看到那些至今仍在运作的基金,而那些因为业绩太差被清盘、已经消失的“失败者”则被我们忽略了。如果你只研究这些“幸存者”,你可能会高估投资的平均成功率,从而做出过于乐观的决策。
历史业绩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显微镜和望远镜,用不好就是哈哈镜。以下是几条实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