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圆通速递

圆通速递(YTO Express Group Co., Ltd.),是中国A股市场第一家通过借壳上市的民营快递公司(股票代码:600233.SH),也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快递物流运营商。作为中国快递界赫赫有名的“通达系”核心成员之一,圆通的成长史与中国电子商务的崛起紧密相连,其业务网络深度融入了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生态。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快递、快运、国际、航空货运及供应链管理等,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快递物流和供应链集成商。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圆通速递是一个绝佳的案例,用以观察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中,一家企业如何通过成本控制、战略转型和科技赋能来构筑自己的护城河

“快递茅”的起落与“通达系”的江湖

要理解圆通,就必须了解它所在的“江湖”——一个由“桐庐帮”主导,并因电商红利而野蛮生长的快递世界。

“桐庐帮”与电商红利

中国民营快递史上,浙江桐庐是一个绕不开的地名。圆通速递的创始人喻渭蛟,与申通快递中通快递韵达股份的创始人一样,都来自这个地方,他们共同构成了所谓的“桐庐帮”。上世纪90年代末,他们敏锐地抓住了信函、外贸单证寄送的市场机会,开始了最初的创业。 真正的爆发点来自21世纪初淘宝网的诞生。爆炸式增长的电商包裹,为快递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为了快速抢占市场,圆通等“通达系”公司普遍采用了一种轻资产的扩张模式——加盟制

搭乘着电商的东风,圆通凭借加盟制迅速崛起,并于2016年率先登陆A股,一度被市场追捧为“快递茅”,风光无两。

“价格战”的泥潭

然而,高增长的背后是行业同质化竞争的阴影。当电商增速放缓,快递行业的产能却持续扩张时,一场惨烈的“价格战”在所难免。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各大快递公司纷纷祭出“以价换量”的策略,导致行业整体的单票收入持续下滑。 这场战争在2020年因新搅局者极兔速递(J&T Express)的入场而变得白热化。极兔背靠拼多多的巨大订单量,以极低的价格迅速抢占市场,迫使包括圆通在内的所有玩家不得不跟进降价,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到了极致。 从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投资大师们反复告诫要避开那些产品或服务无法形成差异化、只能进行价格竞争的行业。快递行业,尤其是电商快递领域,一度陷入了这种典型的“商品化”困境,这对任何一家身处其中的公司都是巨大的考验。

圆通的护城河在哪里?

在血腥的价格战中,单纯的规模已不足以构成坚固的壁垒。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圆通速递能否在混战中建立起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就是它的“护城河”。

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

在快递行业,成本是生命线。规模是实现极致成本控制的基础,这构成了行业最基础的一道护城河。包裹量越大,单件包裹分摊到的固定成本(如转运中心、车辆、飞机折旧等)就越低,这就是规模经济的魔力。 圆通深谙此道,持续在降本增效上发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持续追踪圆通的单票成本变化,看其是否能做到“人有我优”,即在行业中保持领先的成本控制能力。

航空梦想与产品分层

如果说成本控制是“守”,那么战略升级就是“攻”。圆通的一个重要差异化举措,是大力发展自有航空公司——圆通航空。 拥有自己的货运机队,意味着圆通具备了提供高时效、高附加值服务的能力。这不仅能帮助其在高端商务件市场与顺丰掰一掰手腕,还能大力发展国际业务,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这是从低利润的“红海”向高利润的“蓝海”突围的关键一步。 与此配套的是产品分层策略。圆通推出了“圆准达”等时效承诺产品,通过提供更稳定、更快速的服务来获取更高的定价,从而逐步摆脱对单一低价电商件的依赖。这本质上是在尝试打破“商品化”的魔咒,为自己的服务注入品牌溢价。

数字化转型:科技能改变基因吗?

面对未来,圆通将赌注押在了科技上。公司宣称要从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科技驱动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加盟商,提升末端网点的服务能力和盈利水平(例如,通过“妈妈驿站”等末端网络整合资源),并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整个运营体系。 科技能否彻底改变一家传统快递公司的“基因”,是投资者需要长期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如果转型成功,其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反之,巨额的科技投入也可能成为拖累业绩的负担。

投资启示:如何为快递公司估值?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分析完基本面,最终还是要落到“贵不贵”的问题上。为圆通这样的快递公司估值,需要一套特定的“体检”方法。

关注核心经营指标

忘掉那些复杂的模型,先从几个最直观的指标入手,像医生看体检报告一样审视这家公司:

  1. 业务量增速: 是否跑赢了行业平均水平?这直接反映了其市场份额的变化。
  2. 单票收入: 这是衡量公司摆脱价格战能力的核心指标。一个健康的趋势是企稳回升。
  3. 单票成本: 这是衡量公司运营效率的照妖镜。一个优秀的管理层能让它持续下降。
  4. 毛利率与净利率: 收入减去成本,剩下的才是真金白银。利润率的趋势,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最直接的标尺。

将这些指标与中通快递韵达股份顺丰控股等同行进行对比,就能大致判断出圆通在行业中的位置。

商业模式的优与劣

再次审视其加盟制商业模式。它的优点是轻资产、扩张快,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对末端网点的控制力弱,服务质量的稳定性面临挑战。一个加盟网点的“爆雷”,就可能影响整个品牌的声誉。 从自由现金流的角度看,加盟制前期的资本开支相对较小,但后期为维护网络稳定、提升服务质量,同样需要大量投入。投资者需要评估,圆通能否在保持网络活力的同时,产生稳定且持续增长的现金流。

估值方法探讨

快递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资本开支巨大,因此传统的市盈率(P/E Ratio)估值法可能存在误导性。

投资圆通,本质上是在投资一个判断:即在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定后,公司能否凭借其成本优势、产品升级和科技投入,实现盈利能力的持续修复和提升。

风险提示

投资任何公司都必须正视其风险,圆通速递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