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平,中国科技界与智能汽车领域的一位标志性人物。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汽车人或互联网大佬,而是一位典型的“产品经理”型CEO,以其深刻的用户洞察和强大的产品定义能力著称。他的职业生涯横跨传统汽车、共享经济和智能电动车三大风口,现任百度与吉利汽车合资的智能汽车公司极越的CEO。对于投资者而言,夏一平的经历堪称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展示了在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拥有跨界思维、产品精神和强大执行力的领导者,如何成为驱动企业价值增长的核心引擎。
想给夏一平贴个标签是件很困难的事。说他是“汽车人”,他却转身缔造了共享单车的帝国;说他是“互联网人”,他又毅然重返制造业,投身于最“重”的智能汽车赛道。他的每一次转身,都踩在了时代变革的鼓点上。理解他的跨界之旅,有助于我们理解产业融合的巨大投资机遇。
夏一平的职业生涯起点非常“硬核”。他曾在福特汽车的亚太区和北美区工作,后来又加入了菲亚特克莱斯勒,负责智能车联系统的研发。这段经历让他对汽车这个百年产业的复杂性、供应链的严谨性以及技术变革的缓慢有了第一手认知。他不是在办公室里画PPT的“空想家”,而是真正在生产线上、在实验室里摸过油污、写过代码的实干派。 然而,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是那抹遍布中国大街小巷的橙色——摩拜单车。作为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将他在汽车行业积累的硬件、物联网和项目管理经验,完美地嫁接到了自行车这一个人人都能看懂的“旧物种”上。 我们可以把摩拜单车的成功,看作一次精彩的“降维打击”:
对于投资者来说,摩拜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伟大的商业创新,往往不是发明一个全新的东西,而是用新技术、新模式去重构一个旧有的、巨大的市场。 当你看到一个团队,能像夏一平一样,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融会贯通,去解决一个看似“传统”的问题时,这或许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信号。
在摩拜被美团收购、实现财务自由后,夏一平没有选择退休躺平,而是接受了李彦宏的邀请,重返他最熟悉的汽车行业,出任当时集度汽车的CEO。 这次回归,背景已然天翻地覆。汽车行业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百度的阿波罗计划积累了深厚的自动驾驶技术,需要一个商业化的出口;而传统汽车巨头吉利则拥有世界级的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即浩瀚架构。 夏一平的角色,就是那个将百度的“大脑”和吉利的“身体”完美缝合起来的“主刀医生”。他为公司确立了“汽车机器人”的愿景。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它重新定义了产品的核心价值:
这一定位,彻底将产品从“制造业”思维解放出来,转向了“消费电子”和“互联网”思维。这正是夏一平最擅长的领域。
研究夏一平这样的企业家,不是为了追捧个人,而是为了通过解剖麻雀,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投资逻辑。他的职业轨迹,为我们奉上了四条宝贵的价值投资启示。
在产业大变革时期,最危险的可能不是技术落后,而是思维僵化。许多传统行业的巨头之所以轰然倒下,往往是因为它们的管理者被过往的成功经验所束缚。 夏一平的价值在于,他既懂汽车的“重”,也懂互联网的“快”。他知道造车的严谨和复杂,不会犯“PPT造车”的低级错误;同时,他又具备深刻的用户思维和快速迭代的产品理念,能够打破传统车企冗长的开发流程和层层汇报的官僚体系。 给投资者的启示: 当一个行业(如汽车、金融、零售)面临技术颠覆时,要格外关注那些拥有“跨界背景”的领导者。他们就像是“新物种”,能够将不同领域的优势进行“杂交”,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体验。投资这类领导者掌舵的公司,本质上是在投资一种认知优势。这让人不禁想起同样不是汽车行业出身的埃隆·马斯克,他用第一性原理和互联网思维,彻底改写了特斯拉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的公司。在智能时代,这条护城河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产品力”上。 夏一平是一个对产品有着极致追求的人。无论是摩拜单车的轴传动,还是极越汽车取消门把手、转向灯拨杆等颠覆性设计,都体现了他对用户体验和产品美学的执着。他所理解的产品力,不仅仅是功能的堆砌,而是一种直击人心的体验闭环。 给投资者的启示: 评估一家科技或消费品公司时,不要只看财务报表和市场份额。你应该像一个最挑剔的用户一样,去深入体验它的核心产品。
一个拥有强大产品力的公司,用户会自发地为其宣传,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和品牌忠诚度,这就是最坚固的护城河。反之,一个靠营销和补贴堆砌起来的市场份额,往往是脆弱不堪的。
极越(前集度)的诞生模式——百度出技术、吉利出平台、夏一平团队负责产品定义和用户体验——是一个典型的强强联合、轻资产运营的案例。这种模式运用了强大的商业杠杆。
给投资者的启示: 在分析一家公司时,不能只看它自身的资源,更要看它“链接”资源的能力。在今天这个高度分工的商业社会,没有一家公司能包打天下。一个懂得构建生态、善于利用外部合作来放大自身优势的公司,往往比一个试图“垂直整合”所有环节的公司,拥有更高的资本效率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投资者需要评估其合作关系的稳固性、协同效应的强弱,以及这种模式能否创造出“1+1 > 2”的效果。
当然,投资的世界里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尽管夏一平的履历光鲜、极越的背景强大,但它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竞争的激烈程度堪称“地狱模式”。前有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新势力先行者,后有华为赋能的“问界”系列强势崛起,更不用说特斯拉这条“大鲶鱼”和正在加速转型的传统巨头。 极越从“集度”更名,以及产品上市节奏的些许波折,都反映了这条路上的“执行风险”。再好的战略、再强的团队,也需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证明自己。 给投资者的启示: 传奇故事总是令人着迷,但真金白银的投资决策必须建立在理性和审慎之上。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反复强调安全边际的重要性。在评估一家处于激烈竞争行业的初创公司时,我们必须:
夏一平不是一个孤立的商业案例,他代表了一类新型的企业家:他们是产业的深度理解者,也是科技的狂热信徒;他们是追求极致的产品经理,也是善于整合资源的战略家。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或许很难直接投资于他所执掌的非上市公司。但是,通过研究夏一平这样的人物,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当前商业世界正在发生的核心变化——即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实体产业,以及什么样的团队和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能在这一轮波澜壮阔的变革中脱颖而出。 在你的投资雷达上,不妨为夏一平和像他一样的“跨界颠覆者”们留一个特别的关注列表。他们是这个时代最活跃的“变量”,他们的成败,不仅定义着自身的企业价值,更在描绘着未来产业的版图。而看懂这些变量,正是穿越周期、捕获长期价值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