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九世(William the Ninth),在投资领域,这并非指代那位十二世纪的阿基坦公爵本人,而是特指一个源自著名投资机构Tweedy, Browne Company的经典投资故事。这个故事被用作一个生动的比喻,来阐释一种深刻的价值投资哲学:以远低于其内在、可估算清算价值的价格,购买一家公司的股权。这个概念的核心在于,当市场由于恐慌、短视或忽视,导致一家公司的股价极度低廉,甚至低于其清算后剩余的有形资产价值时,就为投资者提供了类似“白捡便宜”的绝佳机会。它形象地诠释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烟蒂投资法”和“净净(net-net)”投资策略的精髓,即寻找那些被市场弃如敝履,但仍有最后一口“免费利润”可吸的投资标的。
要理解这个词条,我们得先穿越回中世纪,听听这个被Tweedy, Browne Company在其经典研究报告《What Has Worked in Investing》中引用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威廉九世,阿基坦的公爵,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贵族。在1101年,和其他许多欧洲贵族一样,威廉九世被宗教热情点燃,决定响应号召,参加十字军东征。然而,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远征需要巨额资金,这笔钱从哪儿来呢? 威廉九世想到了一个“快速变现”的办法。他找到他的邻居,图卢兹的伯爵,提议将自己广袤富饶的领地——图卢兹伯国——“抵押”给他,以换取一笔巨额现金。从现代金融的角度看,这更像是一笔附带回购权的销售。图卢兹伯爵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威廉九世急于用钱,开出的价格远低于这片土地及其税收、物产的真实价值。这笔交易对伯爵来说,风险极低,而潜在回报巨大:
结局如何呢?历史记载,威廉九世确实在东征中遭遇惨败,虽然侥幸生还,但其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再无力赎回那片土地。图卢兹伯爵最终以一个“跳楼价”,合法地将一大片价值连城的资产收入囊中。 这个故事,正是价值投资中“以五毛钱买一块钱资产”的完美寓言。
这个古老的故事之所以在投资界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精准地描绘了一种反人性、却极其有效的投资策略。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投资机会往往隐藏在资产的“被迫出售”或被市场“错误定价”的时刻。
威廉九世策略的灵魂在于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的极致应用。图卢兹伯爵的“安全边际”就是他支付的低价与图卢兹伯国真实价值之间的巨大差额。在股票投资中,这转换为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 股价 < (流动资产 - 总负债) / 总股本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你购买这家公司股票的总花费,甚至比公司清算掉所有负债后,仅靠其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变现所得到的现金还要少。这相当于你不仅免费得到了公司的所有固定资产(厂房、设备、土地),甚至连一部分流动资产都是白送的。这正是图卢兹伯爵的交易——用一小笔钱,买下了包含城堡、农田、税收权在内的整个领地。 - **3. 价格是暂时情绪,价值是永恒基石:** 威廉九世急于东征的“狂热”情绪,导致了他对自己资产的非理性定价。同样,股票市场的集体恐慌、贪婪或冷漠,也会导致股价与其内在价值的严重偏离。奉行此策略的投资者,正是利用这种市场先生的“情绪病”,冷静地捡拾被错杀的“珠宝”。
在看似高效的现代市场,为何还会出现如此“便宜”的股票呢?原因多种多样,通常与暂时的困境和市场的过度反应有关:
将这一古老智慧应用于真实投资,既需要猎人的敏锐,也需要农夫的耐心。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识别机会与陷阱。
如同战场充满危险,寻找“威廉九世”的道路也布满陷阱:
“威廉九世”这个词条,与其说是一种具体的投资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投资世界观。它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是深刻而朴素的:
最终,“威廉九世”的故事提醒我们,财富的天平有时会向那些有准备、有耐心、且能独立思考的少数派倾斜。他们不追逐市场的喧嚣,而是静静等待,直到能以荒谬的低价,买下那片被遗忘的“图卢兹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