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存货计价方法

存货计价方法(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是公司用来计算其存货成本的一套会计规则。这听起来像是会计的枯燥术语,但对投资者来说,它却是一个能揭示公司真实盈利能力的魔术盒子。简单说,公司仓库里有许多批次、不同价格进的货,当卖出一件商品时,究竟该算哪一批的成本呢?是算最早进货的那批,还是最近进货的那批?不同的计算方法,会直接影响利润表上的营业成本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价值。这小小的选择,尤其在物价波动的时期,能让公司的利润和资产看起来大相径庭,是价值投资者识别利润“含金量”的必修课。

为什么投资者需要关心存货计价方法?

想象一下,你是个开杂货铺的小老板,一月份用10元/斤的价格进了一批苹果,二月份物价上涨,用15元/斤又进了一批。现在,你以20元/斤的价格卖出了一斤苹果。你的利润是多少? 如果你认为卖出的是一月份的苹果,那你的成本就是10元,利润是10元(20 - 10);如果你认为卖出的是二月份的苹果,那你的成本就是15元,利润就只有5元(20 - 15)。 看,同样一笔生意,不同的算法得出了相差一倍的利润!上市公司也是同理。它们选择的存货计价方法,直接决定了财报上的销售毛利净利润。这不仅影响公司的税负,更影响着投资者赖以判断公司价值的各项关键指标,如市盈率毛利率等。因此,看懂存货计价方法,是撕开利润的“美颜滤镜”,看清公司真实赚钱能力的第一步

主流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

国际上主要有三种主流的存货计价方法,它们各有特点,也各有“脾气”。

先进先出法 (FIFO)

先进先出法(First-In, First-Out, or FIFO)是最符合我们直觉的一种方法。它假设最先进入仓库的存货最先被卖掉,就像超市卖牛奶,总会把生产日期靠前的摆在最外面先卖。

后进先出法 (LIFO)

后进先出法(Last-In, First-Out, or LIFO)的逻辑则恰恰相反。它假设最后进入仓库的存货最先被卖掉,好比一个沙堆,新倒上来的沙子总是最先被取用。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Cost Method)是一种折中方案。它不区分存货的先后顺序,而是通过计算所有存货的加权平均成本,来确定售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价值。

投资启示:我们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作为聪明的投资者,我们不仅要看懂这些方法,更要利用它们做出更优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