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小程序

小程序(Mini Program),是一种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小程序最早由腾讯公司于2017年推出,内嵌于其旗下的社交软件微信中,此后,阿里巴巴的支付宝、百度App、字节跳动的抖音等平台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生态。从本质上讲,小程序是巨头平台为了打破传统应用商店(App Store)的垄断,将自身巨大的用户流量转化为一个内循环商业生态系统的战略工具。它不是一个独立的App,而是寄生在“超级App”这个宿主之上,为用户提供多样化、轻量化服务的“功能插件”。

小程序的诞生:一场流量与生态的革命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App(应用程序)曾是连接用户与服务的唯一桥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小程序诞生的背景,就是理解当今互联网商业逻辑的变迁。

App时代的“甜蜜与烦恼”

想象一下,在小程序出现之前,一家初创企业想要触达用户,通常需要经历以下步骤:

这种模式下,流量入口被苹果的App Store和安卓各大应用商店牢牢把控,它们就像是商业世界里的“地产商”,所有想开店的“商户”(开发者)都必须向它们支付高昂的“租金”(如30%的收入分成)和“广告费”。这对于寻求长期、稳定回报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投资标的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商业模式也显得尤为脆弱。

超级App的“破局”之道

微信为代表的超级App,拥有近乎垄断的国民级用户时长和社交关系链。它们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海洋”。与其让这些流量流向外部的应用商店,不如在自己的“海洋”里建立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这便是小程序诞ات生的核心逻辑。 小程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从商业模式上看,小程序是平台方将其流量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的关键一步。它将一个通讯或内容工具,升级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连接线上线下所有商业场景的“移动操作系统”。

从价值投资视角剖析小程序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一个新技术的出现,我们不应只看其表面的热闹,而应深入思考它如何影响一家企业的核心价值。小程序作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商业创新之一,深刻地改变了许多公司的基本面,是我们评估企业护城河、财务状况和管理能力时不可忽视的变量。

护城河:是加固还是削弱?

沃伦·巴菲特曾说,他寻找的是那些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的伟大企业。小程序这股“活水”,对不同企业的护城河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财务影响:解读报表中的“小程序”信号

一个成功的战略,最终必然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寻找小程序给企业带来的财务信号:

管理层:战略眼光的试金石

小程序不是万能药,它考验的是企业管理层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一个优秀的管理层,不会将小程序仅仅看作一个时髦的销售渠道,而是会将其融入到企业整体的数字化战略中。

在阅读公司年报、聆听业绩发布会时,投资者应仔细辨别管理层对小程序战略的阐述,是停留在“我们上线了小程序”的表面,还是已经深入到“我们如何通过小程序重构用户关系和成本结构”的层面。这背后反映出的,是管理层能力的天壤之别。

投资启示与实战案例

理解了小程序的商业逻辑和价值投资分析框架后,我们便可以在投资实践中寻找相关的机会和规避潜在的风险。

寻找“小程序生态”中的赢家

小程序生态的繁荣,催生了不同类型的投资机会,我们可以将其比作一场“淘金热”:

投资者需要警惕的陷阱

机会与风险并存,在小程序这片看似繁荣的土地上,也埋藏着不少陷阱。

结语:小程序不是魔法,而是工具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我们必须牢记,无论是小程序、App,还是未来任何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新模式,它们都只是工具。工具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核心在于使用工具的人(企业)如何利用它来为客户创造独特的价值,并以此构建起自己坚不可摧的商业壁垒。 因此,在分析一家与小程序深度绑定的公司时,我们的目光不应仅仅停留在小程序的界面上,而应穿透这层技术的“外衣”,回归到投资的本源:

小程序为我们观察和评估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具时代特色的维度。一个能在这场生态变革中游刃有余、化工具为壁垒的企业,往往也具备了穿越周期、持续成长的优秀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