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尤金·克莱纳

尤金·克莱纳 (Eugene Kleiner),一位在投资界,尤其是风险投资 (Venture Capital, VC) 领域,堪称开山鼻祖的传奇人物。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家,而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正是这种独特的背景,让他能够洞察技术的未来,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投资”未来。克莱纳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硅谷黄埔军校——仙童半导体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的联合创始人,以及全球最顶尖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凯鹏华盈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KPCB) 的联合创始人。他的一生,是硅谷 (Silicon Valley) 从一片果园成长为全球创新心脏的缩影,他所开创的投资模式,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每一位技术投资者。

“叛逆”的工程师与硅谷的黎明

要理解克莱纳的投资哲学,就必须回到他的起点。他不是在华尔街的交易大厅里成长起来的,而是在实验室的无尘车间里。

从维也纳到肖克利实验室

克莱纳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家庭,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他随家人于1938年逃往美国。这段经历或许早早在他心中埋下了坚韧和敢于冒险的种子。凭借出色的才华,他成为了一名机械工程师,并最终在1956年被“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 (William Shockley) 招募,加入了位于加州山景城的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 (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 当时,肖克利实验室可谓是全世界半导体天才的聚集地。然而,肖克利本人虽然是科学巨匠,却是一位糟糕的管理者。他的专断、多疑和糟糕的商业决策让手下的年轻天才们倍感压抑,无法施展拳脚。

“八叛逆”与仙童半导体的诞生

矛盾在1957年彻底爆发。以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后来创立了英特尔)为首的八位核心科学家和工程师,决定集体辞职。尤金·克莱纳正是这八人之一,他们后来被肖克利愤怒地称为“八叛逆” (Traitorous Eight)。 “八叛逆”的出走在当时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决定共同创办一家新公司。克莱纳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负责寻找资金。最终,他们说服了仙童摄影器材公司的老板谢尔曼·费尔柴尔德,获得了150万美元的投资,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仙童半导体的成功是革命性的。它不仅在技术上引领了集成电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文化:

这段从“打工人”到“创业者”的经历,让克莱纳深刻体会到:伟大的公司是由伟大的人才创造的,而合适的机制和资本是释放他们潜能的关键。 这也为他日后的投资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创业者到“创业者的捕手”:凯鹏华盈的崛起

在仙童取得了巨大成功后,克莱纳敏锐地意识到,与其一次又一次地亲自下场创业,不如去发现和支持下一代“仙童”。他希望成为一名“创业者的捕手”。

两位巨人的携手:K&P的创立

1972年,克莱纳与他在惠普工作时认识的另一位天才工程师汤姆·珀金斯 (Tom Perkins) 一拍即合,共同创立了风险投资公司“Kleiner & Perkins”(K&P),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凯鹏华盈”(KPCB)的前身。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寻找下一个拥有颠覆性技术和卓越团队的初创公司,在它们最需要帮助的早期阶段提供资金、经验和人脉支持,陪伴它们成长为伟大的企业。 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传统的银行家看不懂这些没有厂房、没有利润,只有几页商业计划书的“车库公司”,而克莱纳和珀金斯凭借自己的工程师背景,能够理解其中的技术价值和巨大潜力。

克莱纳的投资法则:“赌赛手,而非赛马”

克莱纳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投资名言:“I prefer to bet on the jockey, not the horse.” (我宁愿赌赛手,也不愿赌赛马。) 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他的核心投资理念。在他看来:

因此,KPCB在评估一个项目时,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考察创始人。他们关心的是:这个创始人是否有远大的格局?是否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是否对所做的事情抱有宗教般的热情?是否能吸引并领导一个顶级的团队?

早期经典战役:基因泰克与康柏电脑

克莱纳的这套哲学很快就得到了验证。

这些成功案例,都印证了克莱纳“赌赛手”的远见。KPCB也因此声名鹊起,吸引了更多顶尖人才加入,比如后来投中亚马逊 (Amazon) 和谷歌 (Google) 的传奇投资人约翰·杜尔 (John Doerr),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风险投资界的王者地位。

克莱纳的“价值”心法: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虽然无法像KPCB一样直接投资于早期创业公司,但克莱纳的智慧和理念,对于我们理解价值投资 (Value Investing) 的精髓,有着非凡的启发意义。它告诉我们,“价值”并不仅仅是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 上的数字。

价值的核心是人

这或许是克莱纳给所有投资者上的最重要一课。我们在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时,本质上是把钱托付给这家公司的管理层。

投资于“看不见的价值”:技术与未来

传统价值投资强调“安全边际”,常常关注的是有形资产、历史盈利等。而克莱纳的实践则拓展了“价值”的边界。他投资的公司,在早期往往没有任何利润,甚至连收入都没有。他看到的,是“看不见的价值”。

“克莱纳定律”:不仅仅是技术

克莱纳还有一个著名的“克莱纳定律”(Kleiner's Law),他说:“Even when the technology is ripe, it is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business climate that are the final arbiters of success.” (当技术成熟时,决定其最终成败的,往往是社会、政治和商业环境。)

分散投资,但要精挑细选

风险投资的模式是,投资大量初创公司,接受其中大部分会失败的现实,依靠少数几个项目(所谓的“本垒打” (Home Run))获得超额回报,从而覆盖所有损失并实现盈利。

结语:硅谷教父的遗产

尤金·克莱纳于2003年去世,但他留下的遗产远不止一家伟大的风投公司。他重新定义了资本与创新的关系,证明了“聪明的钱”不仅能带来财务回报,更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投资的最高境界,是投资于“人”和“未来”。他用工程师的严谨逻辑和冒险家的果敢勇气,在看似混沌的早期创新中,发现并培育了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价值。对于每一位希望在投资中有所斩获的普通人来说,学习尤金·克莱纳,就是学习如何透过眼前的喧嚣,去辨识那些真正驱动未来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