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

谷歌

谷歌 (Google),其母公司为Alphabet Inc.,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巨头之一。它早已超越了“搜索引擎”的单一身份,演变成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其业务版图横跨数字广告、云计算、移动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生命科学等多个前沿领域。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谷歌是分析一家公司如何建立并捍卫其深厚护城河的绝佳案例。它拥有惊人的盈利能力和强大的增长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反垄断监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理解谷歌,就像是拿到了一张通往未来科技与商业世界的地图。

故事始于1998年斯坦福大学的一间宿舍,两位博士生拉里·佩奇 (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梦想着能更好地组织全世界的信息。他们创立的谷歌,凭借其卓越的PageRank算法,迅速在众多搜索引擎中脱颖而出。“Google it”甚至成了一个全球通用的动词,这本身就是其巨大成功的最佳注脚。 然而,今天的谷歌早已不是当初那个纯粹的搜索引擎公司。为了让投资者更清晰地看懂这家公司的价值,也为了让各项创新业务能更自由地发展,2015年,公司进行了一次巧妙的重组,成立了母公司Alphabet。 可以这样理解这次重组:

  • 谷歌 (Google) 子公司: 这是公司的核心利润中心,装着我们最熟悉的产品,比如搜索、YouTube、安卓(Android)、Chrome浏览器和谷歌地图等。它是一头现金牛,源源不断地创造利润。
  • “其它赌注” (Other Bets) 部门: 这部分则像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未来实验室”,装着那些着眼于未来的高风险、高回报项目,比如研究自动驾驶的Waymo和探索生命科学的Verily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财务透明。投资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核心业务有多赚钱,以及公司在“未来赌注”上投入了多少。这对于进行严谨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至关重要。

要理解谷歌的投资价值,首先要弄明白它是如何赚钱的。它的商业模式非常强大,甚至被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业模式之一”。

谷歌超过80%的收入来自于广告。它的广告业务主要分为三块:

  1. 谷歌搜索 (Google Search): 这是基石。想象一下,全世界几十亿人每天都在主动告诉谷歌他们想要什么。这就像是拥有了全世界最精准的需求清单。商家愿意支付高昂的费用,在这些“需求”旁边展示自己的产品。谷歌的广告系统就像一个高效的拍卖场,让出价最高、相关性最强的广告主赢得展示位。
  2. YouTube: 如果说谷歌搜索满足的是用户的“即时需求”,那么YouTube则占领了用户的“娱乐时间”。作为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YouTube通过在视频播放前、播放中插入广告来获利,成为谷歌广告收入的第二大支柱。
  3. 谷歌网络 (Google Network): 谷歌还将它的广告技术输出给无数的第三方网站和App。你在浏览新闻网站或使用某个小工具App时看到的广告,很多都由谷歌提供技术支持,谷歌从中抽取分成。

这个广告帝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飞轮:用户越多 → 数据越精准 → 广告效果越好 → 吸引更多广告主 → 赚更多钱投入研发 → 做出更好的产品吸引更多用户。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

如果说广告是谷歌的“现在”,那么云计算和那些“其它赌注”则承载着它的“未来”。

谷歌云 (Google Cloud)

云计算,简单来说,就是把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软件服务像“自来水”一样按需提供给企业。企业不再需要购买昂贵的服务器和雇佣庞大的IT团队,只需向谷歌云 (Google Cloud)、亚马逊的AWS或微软的Azure等云服务商租用即可。 这是一个飞速增长的巨大市场。虽然谷歌云起步较晚,目前是市场第三名,但它正以惊人的速度追赶,并且凭借其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AI) 领域的深厚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对于投资者来说,谷歌云是从“成熟的现金牛”向“高增长的明星业务”转型的关键,是驱动公司未来十年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其它赌注” (Other Bets)

这部分业务最激动人心,也最不确定。从自动驾驶汽车(Waymo)到用AI赋能药物研发(Verily),每一个项目都可能在未来颠覆一个行业。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这些“其它赌注”非常有趣。它们目前大多处于亏损烧钱阶段,但它们的存在,相当于你在持有一份极其稳健的蓝筹股(谷歌核心业务)的同时,免费获赠了一系列高潜力的看涨期权。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项目获得巨大成功,其创造的价值可能不亚于再造一个谷歌;即使它们全都失败了,对谷歌坚如磐石的核心业务也不会造成致命打击。

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强调,投资的精髓在于找到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的伟大企业。谷歌无疑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

谷歌的护城河是多重且相互叠加的,构成了强大的防御体系。

  • 无形资产 - 品牌护城河: “Google”这个词的动词化,本身就代表了无与伦比的品牌力量。它是用户在互联网世界里寻求答案时的第一心智选择。
  • 网络效应护城河: 这是谷歌最强大的护城河之一。越多人使用谷歌搜索,它收集的数据就越多,算法就越智能,搜索结果就越好,从而吸引更多用户。这个正反馈循环让后来者几乎无法追赶。同样,YouTube的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安卓系统的开发者和手机用户之间,都存在着强大的网络效应。这一理念在帕特·多尔西 (Pat Dorsey) 的著作《巴菲特的护城河》中有深入阐述。
  • 成本优势 - 数据护城河: 谷歌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维度最丰富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它能以比任何竞争对手都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广告主提供更精准的投放。数据是AI时代的“石油”,而谷歌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产油国”。
  • 技术护城河: 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常年保持着世界顶尖的研发水平。从AlphaGo到最新的大型语言模型,其技术储备是其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即便是最宽的护城河,也可能面临威胁。投资者必须保持警惕。

  • 监管风险: 这是谷歌当前面临的最大阴影。由于其在搜索和数字广告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全球各地的政府都在对其进行反垄断调查和诉讼。最坏的情况下,公司可能面临天价罚款甚至被强制分拆。
  • 竞争压力: 科技行业永不眠。在广告领域,Meta旗下的Facebook和Instagram在社交媒体广告上是强劲对手;在云服务领域,亚马逊和微软是两座大山;而在最核心的搜索领域,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正带来一种全新的信息交互范式,可能对传统搜索构成颠覆性挑战。
  • 创新者的窘境 (The Innovator's Dilemma): 这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Clayton Christensen) 提出的著名理论。一个成功的巨头公司,有时会因为要维护其庞大的主营业务,而错过或扼杀可能颠覆自身的破坏性创新。谷歌能否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持续进行自我革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知道了它是一家好公司,下一个问题是:它是不是一笔好投资?这取决于你买入的价格。对谷歌这样业务复杂的公司进行估值,需要一些技巧。

由于Alphabet清晰的业务结构,使用拆分估值法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们可以把公司拆成几块,分别估值,然后加总。

  1. 1. 谷歌核心业务(广告+搜索等): 把它看作一家成熟的、高利润的公司。我们可以用市盈率 (P/E) 或自由现金流 (Free Cash Flow) 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估。可以将其与苹果 (Apple) 或微软等其他成熟科技巨头进行比较。
  2. 2. 谷歌云: 把它看作一家高增长的公司。由于其仍在高速扩张,利润可能不高甚至为负,使用市销率 (P/S) 可能是更合适的指标。可以将其与其它高速增长的SaaS(软件即服务)公司进行比较。
  3. 3. “其它赌注”和净现金: 这部分最难估值。保守的投资者可能会将“其它赌注”的价值记为零,只加上公司账上的巨额净现金。而乐观的投资者可能会尝试给Waymo等最有潜力的项目一个单独的估值。

将这三部分价值相加,你就能得出一个对Alphabet内在价值的粗略估计。然后,将这个估算价值与公司当前的总市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股价是否处于合理区间。

巴菲特曾因错过投资谷歌而扼腕叹息。他后来投资苹果,正是因为看懂了苹果强大的品牌护城河和用户生态。谷歌的护城河同样坚固。投资谷歌,本质上是投资于其在数字世界近乎垄断的“收费桥”地位。当你能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这家公司,剩下的往往只需要交给时间。

从谷歌的案例中,普通投资者可以得到几点宝贵的启示:

  • 理解你所投资的: 投资前,务必弄清楚公司的商业模式、利润来源和增长动力。买入“谷歌”的股票,你买入的不仅仅是搜索,更是一个包含云计算和未来科技期权的资产组合。
  • 持续追踪护城河的变化: 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像一个侦探一样,持续关注可能加宽或侵蚀公司护城河的因素,比如新的竞争对手、技术变革和监管政策。
  • 等待你的“胖球”: 正如传奇棒球手泰德·威廉姆斯只挥打“最佳击打区”的球一样,价值投资者也只在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时出手。要学会利用市场恐慌或公司暂时的坏消息,寻找提供足够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 的买入时机。
  • 与伟大的企业共成长: 投资的最终回报,来源于企业价值的长期增长。对于谷歌这样的伟大企业,如果你对其长期前景有信心,那么最好的策略或许就是长期持有,忽略短期的市场波动,让复利为你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