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尤金·法马

尤金·法马 (Eugene Fama),被誉为“现代金融学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最为人熟知的理论,是听起来让许多投资者“心头一凉”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该假说认为,在任何时间点,资产价格(如股价)都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这意味着,想通过分析信息来持续地“战胜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所知道的,市场先生(Mr. Market)也早已知道并体现在了价格里。法马的研究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投资理论,也催生了被动投资和指数基金的浪潮。

“市场总是对的”吗?

法马的有效市场假说就像是给所有试图预测市场的投资者泼的一盆冷水。他把市场效率分成了三个“越来越让人绝望”的等级: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概念尤其重要。它提醒我们,我们费尽心思找到的“独家”公开信息,很可能早已是市场的共识。

不只是运气:法马的三因子模型

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所有股票的长期收益率都应该差不多,剩下的全是运气?法马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在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后,他和合作伙伴肯尼斯·弗伦奇(Kenneth French)一起,试图找出除了整体市场风险之外,还有什么因素能够系统性地解释股票的超额收益。 于是,著名的法马-弗伦奇三因子模型 (Fama-French Three-Factor Model) 诞生了。它在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关键因子:

  1. 规模因子 (Size Factor): 从长期来看,小市值公司的股票(小盘股)倾向于比大市值公司的股票(大盘股)表现更好。
  2. 价值因子 (Value Factor): 具有较低市净率(P/B)的“价值型”股票,其长期回报倾向于高于具有较高市净率的“成长型”股票。

这个模型用数据证明了,承担额外的风险(投资于小公司和价值被低估的公司)能够在长期带来更高的回报。这可不是靠择时或预测,而是基于公司本身固有的“因子”特征。

价值投资者的“死对头”还是“引路人”?

乍一看,法马的有效市场假说似乎是价值投资的“天敌”。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那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说的“市场先生”就不会犯错,也就没有所谓的“被低估的股票”了。但深入思考,法马其实更像是价值投资者的“引路人”。

总而言之,尤金·法马的研究并非要我们放弃思考,而是要我们更聪明地思考。他告诉我们,市场的智慧深不可测,但市场的结构中也确实存在着可以被理解和利用的规律。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理解法马,就是理解我们所面对的战场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