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探明储量(Proved Reserves),常用于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行业,是指根据地质和工程数据,有“合理确定性”(Reasonable Certainty)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未来能从已知矿藏中开采出来的资源数量。它就像一家资源公司已经放进自家保险柜、有钥匙能随时取用的宝藏,是衡量其核心价值的关键指标,也是投资者评估其未来盈利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基石。对于依赖自然资源的企业来说,已探明储量的多少和质量,直接决定了这家公司的“家底”有多厚。
在资源勘探领域,储量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数字,而是按勘探确定性程度进行分类的。行业内通常使用“3P”储量分类法,帮助我们理解储量的可靠性:
对于严谨的价值投资者而言,1P已探明储量是分析的基石,因为它最接近事实,掺杂的水分最少。
关注已探明储量,能帮助我们拨开资源类公司复杂的财务报表迷雾,直击其价值核心。
对于一家石油或矿业公司,其内在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未来能挖出多少“宝贝”来卖。已探明储量为我们估算未来的产量和现金流提供了最可靠的起点。没有这个数据,任何基于现金流折现法(DCF)的估值都将是空中楼阁。储量越多,未来潜在的现金流就越丰厚。
一家公司的已探-明储量是增加还是减少?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一家公司开采消耗的速度远超其新增探明储量的速度,那么它的储量替代率(Reserve Replacement Ratio)就会低于100%。这就像一个面包店消耗面粉的速度比采购面粉的速度还快,生意显然无法长久。一个健康的资源公司,必须能够持续地通过勘探或收购来补充其储量。
并非所有储量都是平等的。那些开采成本低、品质高、地理位置优越的已探明储量,构成了公司强大的经济护城河。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时,拥有低生产成本储量的公司能够保持盈利,而高成本的竞争对手则可能陷入亏损。这种成本优势正是价值投资者梦寐以求的竞争壁垒。
将已探明储量运用到投资决策中,需要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