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快捷药方 (Express Scripts)

快捷药方(Express Scripts)是美国医药行业中一种特殊但极其重要的商业实体——药品福利管理机构Pharmacy Benefit Manager,简称PBM)的杰出代表。您可以将它想象成美国处方药流通领域里一个手眼通天的“超级中间商”或“药方大管家”。它的核心业务并非研发或生产药品,也不是直接面向患者开药店,而是在庞大而昂贵的美国医疗体系中,代表其客户(主要是健康保险公司、大型雇主和政府机构)与制药公司和药店进行谈判和管理,旨在控制处fen药的成本。它的存在,深刻地影响着美国数亿人获取药品的种类、价格和方式。

“药方管家”的生意经

要理解快捷药方的商业模式,首先要了解它所处的复杂生态系统。美国的药品从生产商到患者手中,需要经过一个漫长且利益交错的链条。快捷药方这样的PBM,正是这个链条中最核心、也最不为外人所知的环节。

牌桌上的玩家们

想象一个牌局,桌上坐着几位主要玩家:

快捷药方(PBM)就坐在这些玩家的中间,扮演着协调者、谈判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它对付款方承诺:“把你们的药品福利管理业务外包给我,我能帮你省钱。” 那么,它是如何实现这一承诺,并从中赚取巨额利润的呢?

钱从哪里来?

快捷药方的盈利模式精妙而多元,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药品回扣:看不见的“佣金”

这是PBM最核心的利润来源。当制药厂想让自己的某种药品(尤其是价格高昂的品牌药)进入PBM的药品目录(Formulary,即医保报销清单)时,PBM会利用其管理的数千万会员的巨大购买力,向制药厂要求巨额的折扣,这种折扣在业内被称为“回扣 (Rebate)”。 举个例子:假设制药厂A的一种新药官方标价为500美元/盒。为了让快捷药方将其列为首选药物,制药厂A可能会私下同意给快捷药方150美元/盒的回扣。快捷药方在账面上依然按接近500美元的价格向付款方(保险公司)结算,然后将部分回扣(比如100美元)返还给付款方,自己则留下50美元的差额作为利润。管理的会员越多,这张“团购订单”就越大,PBM的议价能力就越强,能拿到的回扣也就越多。这个模式使得PBM成为制药厂和付款方之间一个强大的价格谈判代理人。

价差定价:低买高卖的艺术

价差定价(Spread Pricing)是PBM另一个隐蔽但重要的盈利手段。它体现在PBM与药店的结算过程中。 具体来说,快捷药方会与成千上万家药店签订协议,形成一个庞大的药店网络。当患者去网络内的药店取药时,保险公司会通过快捷药方来支付药款。假设快捷药方向保险公司收取了100美元的药品费用,但它在与药店结算时,可能只付给药店95美元。这中间的5美元差价,就成了快捷药方的利润。凭借其庞大的处方量,快捷药方对药店拥有强大的谈判优势,能够压低支付给药店的金额,从而创造出可观的价差。

邮购药房:一站式服务与利润中心

快捷药方还运营着全美规模最大的邮购药房(Mail-Order Pharmacy)。它会鼓励会员(特别是需要长期服用慢性病药物的患者)通过其邮购服务来获取药品。这样做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通过这“三板斧”,快捷药方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它不生产一粒药,却在整个药品价值链中攫取了巨大的利润。

快捷药方的护城河有多宽?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后,下一步就是要评估其护城河(Moat),即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快捷药方的护城河既深且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规模效应:越大越有话语权

这是快捷药方最核心的护城河。PBM的生意是一个典型的“赢家通吃”市场。管理的会员(“覆盖生命数”)越多,就意味着它掌握的处方订单量越大。

这种规模优势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的网络效应:更多的客户 → 更强的议价能力 → 更低的价格 → 吸引更多的客户。这使得行业新进入者极难与其竞争。

高转换成本:想“分手”?没那么容易

对于大型企业或保险公司这样的客户来说,更换PBM是一项极其复杂和昂贵的工作。

由于这些高昂的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s),客户一旦选定了像快捷药方这样的大型PBM,通常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快捷药方提供了稳定且可预测的现金流。

数据与专业壁垒:信息就是力量

经过多年运营,快捷药方积累了海量的处方数据和患者用药行为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它可以:

这种基于数据的专业能力,是小型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期内复制的。

价值投资者的透镜:从快捷药方案例中学什么?

快捷药方的故事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它是一个研究“商业模式”和“护城河”的绝佳案例。

寻找“收费站”模式的生意

传奇投资家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偏爱那些具有“收费站”特性的企业。快捷药方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它占据了药品流通的关键节点,所有流经这个节点的交易都必须向它“缴费”(通过回扣、价差等形式)。这类企业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作为投资者,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寻找其他行业里类似的“中间商”或“平台型”企业,往往能发现不错的投资机会。

警惕“看得见”的风险

当然,没有一家公司是完美无缺的。快捷药方虽然强大,但也始终面临着几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PBM商业模式的不透明性,特别是药品回扣和价差问题,一直备受争议。许多人指责PBM为了获取更高的回扣,倾向于将价格虚高的品牌药而非更便宜的药物列入药品目录,从而推高了整体药价。这使得PBM常年成为美国政客和公众舆论抨击的对象。任何旨在提高PBM透明度、限制其回扣或价差的监管政策(Regulatory Risk)变化,都可能对其盈利能力构成致命打击。

巨头间的游戏

PBM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格局,主要由快捷药方、CVS Caremark(CVS健康旗下)和OptumRx联合健康集团 UnitedHealth Group旗下)三巨头主导。虽然行业壁垒高,但巨头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在争夺大型客户合同时,价格战时有发生。同时,客户集中度也较高,失去一两个大客户就可能对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门口的野蛮人

在快捷药方被收购之前,市场一直担忧像亚马逊 (Amazon) 这样的科技巨头会凭借其强大的物流、技术和客户基础颠覆药品分销行业。这种来自非传统竞争对手的潜在颠覆性威胁,也是投资者必须长期关注的变量。

终章:从独立巨头到保险帝国的一部分

快捷药方作为独立公司的历史在2018年画上了句号。当年,美国大型健康保险公司信诺 (Cigna) 宣布以67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快捷药方。 这起并购案是美国医疗行业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浪潮的标志性事件。信诺的逻辑是,通过将保险业务(付款方)和PBM业务(药品管理者)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协同管理会员的整体医疗成本(包括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提供无缝连接的健康管理服务,并增强与制药厂、医院的议价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更深的护城河。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快捷药方的故事最终以被并购收场,这本身就说明了其商业模式的巨大价值。它告诉我们,一个拥有强大护城河的企业,即使面临行业变革和监管压力,其内在价值也终究会被市场(或者说,产业资本)所认可。研究快捷药方,就是学习如何剖析一个看似复杂的商业模式,洞察其利润来源,评估其竞争优势的强度与持久性,并始终对潜在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