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基准(Cost Basis),是您为某项资产所支付的原始价值。您可以把它想象成投资品的“出身价”,它不仅包括您最初的买入价,还算上了您在购买过程中付出的各种交易费用,比如佣金。这个数字是计算您投资盈亏的起点,尤其在税务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您卖出资产时,税务部门会用您的售价减去这个“成本基准”,来确定您是获得了需要缴税的资本利得,还是可以抵税的资本亏损。因此,搞清楚自己每一笔投资的成本基准,就像记住自家地址一样重要,是每位投资者进行财务规划和税务优化的基本功。
简单来说,成本基准是税务计算的“标尺”。没有它,您就无法准确知道自己到底赚了多少钱,又该交多少税。 这个核心公式非常简单: 售价 - 成本基准 = 资本利得(或亏损) 举个生动的例子:假如您在“投资市场”这个大果园里,花100元(包含手续费)买了一棵会结果子的“苹果树”(一支股票)。这100元就是您这棵树的成本基准。几年后,果树长势喜人,您以180元的价格把它卖给了别人。
这80元就是您的投资收益,税务部门会依据这个数字向您征收资本利得税。如果市场不景气,您只卖了70元,那么您就产生了30元的资本亏损,这个亏损在某些情况下或许可以用来抵扣其他投资的收益,从而减少您的纳税总额。
计算成本基准并非一劳永逸,它会随着一些事件的发生而动态调整。
最基础的成本基准计算很简单: 成本基准 = (每股买入价 x 购买股数) + 交易费用
您的初始成本基准,会因为一些公司行为或您的投资选择而发生变化。
如果您在不同时间、以不同价格多次买入同一支股票,当您决定卖出其中一部分时,该如何确定卖出的是哪些股票的成本呢?这里有几种常见的会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