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支撑

支撑 (Support),在技术分析领域,它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兄弟叫做阻力 (Resistance)。我们可以将“支撑”精准地定义为一个价格水平或价格区间,在这个位置,市场的购买意愿(需求)被认为足够强大,能够阻止资产价格继续下跌,甚至可能推动价格反弹。想象一下,一个皮球从空中落下,总会有一个地面(支撑)让它停止下坠并弹起。在股票图表上,支撑位就是那个无形的“地面”。这个“地面”之所以存在,并非由什么物理定律决定,而是源于市场参与者集体心理的微妙博弈。它是过去交易行为在图表上留下的痕迹,也是未来交易者决策的重要参考点。

支撑线是如何形成的?聊聊背后的交易心理

支撑位不是凭空出现的魔法线,它的形成是市场参与者集体行为和心理预期的结果。当价格下跌到某个特定水平时,总有几股力量会不约而同地站出来,像英勇的卫士一样捍卫这个价位。我们可以把这些买方力量形象地看作三个“抄底”军团。

买方的心理博弈:三个“抄底”军团

这三个军团的心理和行为叠加在一起,就在图表上构建起了一道看似坚固的防线——支撑位。

为什么支撑位有时会“失效”?

然而,正如世界上没有永不陷落的城堡,市场上也没有永远有效的支撑位。支撑位本质上是心理层面的共识,一旦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共识就会土崩瓦解。 最常见的原因是公司基本面出现恶化。比如,公司发布了远低于预期的财报、核心产品被曝出严重问题,或者行业前景突然变得黯淡。这时,公司的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 已经受损,之前基于良好预期的心理支撑自然就失去了根基。这就好比那个接住皮球的“地面”突然变成了“流沙”,股价会毫不留情地跌穿所谓的支撑位。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支撑-阻力转换。当一个重要的支撑位被有效跌破后(通常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它往往会摇身一变,成为未来股价上涨时的“天花板”,即新的阻力位。这是因为,那些在支撑位附近买入的投资者现在全部被套牢了。一旦股价好不容易反弹回他们的成本价附近,解套盘会像潮水般涌出,从而阻止股价进一步上涨。曾经的盟友,瞬间变成了敌人。

技术分析的“地板” vs. 价值投资的“地基”

对于支撑这个概念,技术分析者和价值投资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恰如建筑学中“地板”与“地基”的区别。

技术分析眼中的“支撑”:价格的记忆

在技术分析者的世界里,支撑是图表上的“地板”。他们关注的是价格本身,相信历史会重演。他们会使用各种工具来寻找这些“地板”,例如:

对他们而言,支撑是关于价格的记忆市场的心理,核心在于判断短期内多空双方力量的博弈。

价值投资眼中的“支撑”:价值的基石

相比之下,价值投资者寻找的是企业内在价值构筑的“地基”。这个“地基”不是画在图表上的线,而是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的基本面(如盈利能力、资产状况、现金流、护城河等)估算出的一个价值区间。这个价值,才是支撑股价长期走势的根本力量。 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比喻: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反映的是参与者的情绪和偏好,因此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形成各种技术形态(包括支撑和阻力);但长期来看,市场是一台称重机,最终会准确地称出企业的真实重量——也就是它的内在价值。 因此,价值投资者眼中的“支撑”是:

当股价因为市场恐慌或其他非基本面因素而下跌时,只要这个由内在价值构筑的“地基”没有动摇,价值投资者就会认为股价获得了最可靠的支撑。甚至,当股价跌破内在价值时,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买入机会,因为这提供了宝贵的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

价值投资者如何“参考”而非“迷信”支撑位?

那么,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是否应该完全摒弃“支撑”这个技术概念呢?答案并非绝对。聪明地“参考”而非“迷信”技术支撑,有时能为价值投资的决策提供有益的补充。

寻找“双重支撑”的甜蜜点

最理想的投资机会,莫过于寻找到一个“双重支撑”的甜蜜点。这是指,股价不仅下跌到了技术分析师所关注的重要支撑区域,同时这个价格也进入了价值投资者估算的内在价值区间之下

当这两种支撑同时出现时,买入的胜率和赔率都会大大提高。你既利用了市场先生的短期悲观情绪,又站稳在了企业长期价值的基石之上。

识别市场情绪的温度计

支撑位的有效性,可以看作是市场情绪的一个“温度计”。当一个被市场普遍认可的、维持了很长时间的支撑位被轻易跌破时,通常意味着市场极度恐慌,不计成本的抛售正在发生。 对于已经做足功课、对公司内在价值了然于胸的价值投资者来说,这并非灾难,而可能是天赐良机。这正是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所说的“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时刻。技术信号的崩溃,可能恰恰是买入伟大公司的便宜价格出现的信号。

避免价值陷阱的警示灯

反过来,技术支撑的失效也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警示灯”,帮助价值投资者规避价值陷阱 (Value Trap)。 所谓价值陷阱,是指那些看起来很便宜,但股价却不断下跌的公司。这往往是因为公司的基本面正在持续恶化,其内在价值在不断缩水。当你看到一只你认为“低估”的股票,却在图表上不断跌破一个个重要的支撑位时,这应该促使你警醒。你应该立刻回到基本面分析,重新审视你的投资逻辑:

技术信号本身不能作为卖出的最终依据,但它可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触发器,促使你对基本面进行再检查、再确认,从而避免在一只价值不断毁灭的股票上越陷越深。

结语:你的“支撑”是什么?

总而言之,“支撑”是一个源于技术分析的有趣概念,它精妙地捕捉了市场的群体心理和短期价格行为的惯性。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理解它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情绪的脉搏。 然而,作为一名以价值投资为核心理念的长期投资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可以参考“地板”来选择更好的交易时机,感知市场的水温;但我们投资决策的最终落脚点,必须也只能是那坚如磐石的“地基”。你真正的、最可靠的“支撑”,永远不应该是图表上的一根线,而应该是你对所投公司商业模式的深刻理解,对它内在价值的审慎评估,以及独立于市场喧嚣进行思考和决策的坚定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