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斯航空航天 (Collins Aerospace) 是全球航空航天与国防工业的巨头之一,也是RTX Corporation (原名雷神技术公司) 旗下的核心业务部门。您可以将它想象成现代飞机的“超级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大师”。它并不制造整架飞机,但从您在驾驶舱里看到的精密显示屏、帮助飞机平稳降落的起落架,到维持客舱舒适的环控系统,甚至是您座位上的娱乐系统,背后都可能有柯林斯的身影。简而言之,柯林斯为全球几乎所有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提供着至关重要的航空电子、机械系统和结构部件,是那个让飞行成为可能、却又常常隐藏在幕后的“隐形冠军”。
要理解今天的柯林斯航空航天,我们得把时钟拨回到2018年。在此之前,航空航天领域有两位赫赫有名的“武林高手”。 一位是联合技术航空系统 (UTC Aerospace Systems),它像是精通“外功”的大师,在飞机的“筋骨”和“脏器”方面造诣颇深,比如起落架、刹车、螺旋桨、发动机舱以及各种机械液压系统。 另一位是罗克韦尔柯林斯 (Rockwell Collins),它则是深谙“内功”的宗师,专注于飞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也就是航空电子设备,包括通信、导航、飞行控制系统和驾驶舱显示器等。 2018年,这两位高手在它们的母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UTC) 的撮合下,完成了一次世纪联姻,正式合并为“柯林斯航空航天”。这次合并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能型选手”,能够为飞机提供从头到尾、从内到外的完整系统解决方案。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紧接着在2020年,柯林斯的母公司UTC与国防巨头Raytheon Company (雷神公司) 完成了对等合并,组建了全新的航空航天与国防帝国——Raytheon Technologies (雷神技术公司),并在2023年更名为RTX Corporation。 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无法在股票市场上单独购买“柯林斯航空航天”的股票。它是RTX公司的一个业务分部。投资柯林斯,实际上是投资其母公司RTX的股票(股票代码: RTX),这意味着你同时也会成为另外两大业务部门——著名发动机制造商普拉特·惠特尼 (Pratt & Whitney) 和国防业务巨头雷神 (Raytheon) 的股东。
沃伦·巴菲特曾说,他喜欢那些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的企业。柯林斯的护城河,正是由以下几块坚固的基石构筑而成:
想给飞机造零件?这可不是在后院用车床就能完成的活儿。航空航天业是一个对技术、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达到极致的行业。
柯林斯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卖零件,而是将自己的产品深度“植入”到飞机的设计蓝图中。
作为行业巨无霸,柯林斯在采购、生产和研发上都享有巨大的规模优势。它能以更低的成本采购原材料,并将高昂的研发费用分摊到全球数以万计的飞机订单上,从而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
柯林斯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这种模式被巴菲特等投资大师誉为最理想的商业模式之一——“剃须刀与刀片”。
在航空产业链中,柯林斯扮演着一级供应商(Tier 1)的角色,直接与飞机制造商对话。在许多细分领域,例如航空电子、起落架、环控系统等,全球市场基本被柯林斯和少数几家竞争对手瓜分,形成了事实上的寡头垄断。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柯林斯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飞机制造商可以更换一家生产螺丝钉的小供应商,但绝对无法轻易更换像柯林斯这样提供飞机“大脑”和“骨骼”的核心伙伴。它扼守着产业链的关键技术节点,是飞机制造商在创新和生产上都离不开的战略合作伙伴。
当然,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完美无缺的,即便是柯林斯这样优秀的企业,其投资之旅也可能遇到乱流。
通过深入剖析柯林斯航空航天,即便是刚接触投资的读者,也能领悟到几条朴素而实用的价值投资智慧:
总而言之,柯林斯航空航天不仅是现代航空工业的基石,也是一个绝佳的商业分析案例。通过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家卓越企业是如何通过技术、品牌和商业模式构建起自己坚固的城堡,并在时间的河流中持续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