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盯市

盯市 (Mark-to-Market, MTM),又称“逐日盯市”或“按市价计值”,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它的核心思想非常直观:不管你买入一项资产或持有一项负债的初始成本是多少,我们都按照当前的市场公允价格,每日对其进行重新估值,并确认由此产生的浮动盈亏。这就像每天给你的投资组合拍一张“身价”快照,让你清楚地知道,如果现在就清算,你是赚了还是亏了。这种方法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市场中尤为普遍,用于计算和管理保证金账户。

“盯市”是如何运作的?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英勇的期货交易员,买入了一份玉米期货合约,价格是2500元/吨,你的保证金账户里有300元。盯市制度就像一个严格的会计,每天收盘后都会来查账。

这个过程就是盯市。它不关心你的买入成本,只关心当前的市场价格,每天结算,让盈利和亏损无所遁形。

“盯市”的“双刃剑”效应

盯市制度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面是光明的,另一面则可能带来风险。

透明度和及时性

这是盯市最大的优点。它强迫机构和个人直面投资的每日损益,提供了极高的透明度。

放大市场波动

然而,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盯市也会成为麻烦的制造者。

给价值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虽然不常直接参与需要强制盯市的期货交易,但这个概念依然能带来深刻的启示。我们每天看到的股票账户市值的跳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广义的“盯市”。

  1. 别让“市场先生”左右你: 价值投资的祖师爷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了著名的“市场先生”寓言。这位情绪化的“市场先生”每天都会给你一个报价,有时兴高采烈报出天价,有时又极度悲观给出“白菜价”。盯市价格,就是“市场先生”当天的报价。价值投资者要做的是利用他的情绪,而不是被他牵着鼻子走。当他报价远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就是买入的好时机。
  2. 分清“价格”与“价值”: 盯市反映的是价格,一个受市场情绪、资金流向等多种短期因素影响的数字。而价值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价值,即一家公司未来能持续创造的现金流折现总和。优秀公司的内在价值通常是稳步增长的,远比其每日波动的股价稳定得多。不要因为股价的短期下跌(盯市亏损)就轻易卖掉一家好公司的股票。
  3. 拥抱波动性: 正是因为盯市制度在极端情况下会放大非理性抛售,才为冷静的价值投资者创造了“黄金坑”。当别人因恐慌(害怕盯市带来的账面亏损)而抛售时,正是用便宜价格买入伟大公司股权的绝佳机会。

总而言之,盯市是一个有用的会计和风险管理工具,但它不应成为我们投资决策的主宰。价值投资者的罗盘,永远应该是基于深度基本面分析的内在价值判断,而非市场每日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