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盈利能力
真实盈利能力(True Earning Power),又称“持续盈利能力”或“可持续盈利能力”(Sustainable Earning Power),是衡量一家企业在扣除了一次性收益、非经常性损益或会计调整后,其核心业务所能长期稳定产生的真正利润。它不像表面上的“净利润”那样容易受到短期波动或会计手法的影响,而是深入揭示了企业内在的、可持续的现金创造能力和经营健康状况。理解它,能帮助投资者透过财务报表的迷雾,看清一家公司真正的“赚钱”底牌。
为什么关注真实盈利能力?
在价值投资的世界里,我们不仅仅是看企业今天“赚了多少”,更要看它未来能“持续赚多少”。表面的净利润可能被很多因素“粉饰”,比如偶然的资产出售收益、政府补贴,或者激进的会计政策。这些一次性的“好消息”固然能让当期财报亮眼,但它们并不能代表企业日常经营的真正实力,更不能保证未来的持续表现。因此,挖掘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就像剥开洋葱层层外皮,直抵其核心的商业价值,这对于做出长期、理性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真实盈利能力与表面利润的差异
企业呈报的净利润,往往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结果,它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干扰,从而与真实盈利能力产生偏差:
如何评估真实盈利能力?
评估真实盈利能力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侦探”精神,不能只停留在报表的表面,而要深入挖掘其背后。
剔除非经常性项目
识别并剔除:仔细阅读
利润表的附注,识别并剔除那些一次性的、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和支出。例如,如果一家制造企业突然出售了一块土地,获得了巨额收益,这笔收益就不应被视为其核心制造能力的体现。
关注“扣非净利润”:很多上市公司的财报会披露“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它能帮助我们更接近企业的真实盈利水平。
关注现金流而非纸面利润
-
比较净利润与现金流:如果一家公司的
净利润很高,但
经营活动现金流却很低甚至为负,这可能意味着其利润只是“账面富贵”,并未真正转化成现金,这通常是需要警惕的信号。
深入分析盈利质量
毛利率与净利率的稳定性:观察企业
毛利率和
净利率在多年间的趋势。如果波动剧烈,或者在经济下行期仍能维持高位,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
-
应收账款与存货:如果
应收账款和
存货增速远超营收增速,可能意味着销售质量不高(卖出去了但钱没收回来)或产品滞销,这会影响未来的现金流和利润。
-
投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