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类错误

第一类错误 (Type I Error),在统计学上也称为“弃真错误”或“假阳性”(False Positive)。在投资世界里,它指的是一个本来能赚钱的好机会,却被我们错误地判断为“不行”而放弃了。简单说,就是“看走眼”,把未来的“茅台”当成了“茅坑”给扔了。这种错误不会直接让你的账户亏钱,但会让你错失本该拥有的巨大财富,是一种“机会成本”的损失。比如,当年很多人觉得亚马逊只是个不赚钱的网上书店而错过它,就是犯了典型的第一类错误。

投资中的“看走眼”

第一类错误在投资中是“隐形杀手”,因为它不会出现在你的交易账单上。你亏掉的不是本金,而是“未曾拥有”的巨额回报。 许多伟大的公司在早期都曾是第一类错误的“受害者”。

犯下第一类错误,就像一个球探看到年少的迈克尔·乔丹,却因为他太瘦而断定他打不了职业篮球一样,是一个令人扼腕的“完美错过”。

为什么会犯第一类错误?

我们之所以会与牛股擦肩而过,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而是被一些思维定式和心理弱点所束缚。

心理偏误的陷阱

分析方法的局限

如何避免“完美错过”?

完全避免第一类错误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修炼,大幅降低“看走眼”的概率。关键在于找到在规避风险拥抱机会之间的平衡点。

  1. 拓宽你的能力圈 巴菲特强调要在能力圈内投资,但这不意味着永远待在原地。有意识地学习新行业、新商业模式,把“看不懂”变成“看懂一些”,是抓住未来机会的前提。
  2. 保持思想的开放性: 对那些挑战你现有认知的新事物保持好奇。当遇到一家似乎“好得不像话”的公司时,第一反应不应是“这不可能”,而应是“万一它是真的呢?我需要研究什么来证实或证伪它?
  3. 区分“便宜”和“占便宜”: 真正的价值投资不是买便宜货,而是以合理甚至略高的价格买入伟大的公司。要学会评估未来的成长性,而不仅仅是当下的资产。记住,付出的是价格,得到的是价值。
  4. 建立一个“太难了”组合: 对于那些当下确实无法完全理解,但又觉得很有潜力的公司,不要一棍子打死。可以把它们放进一个“太难了”(Too Hard)的观察池里,持续跟踪,等待自己认知提升或公司发展脉络更清晰的那一天。
  5. 接受不完美: 投资是一场概率游戏,不是精确科学。追求100%的确定性,最终的结果可能是100%地错过所有非凡的机会。适度容忍不确定性,是抓住大鱼的必要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