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谷歌税

谷歌税 (Google Tax),一个在投资圈和商业界流传甚广的术语。乍一听,您可能会以为这是谷歌公司(Alphabet Inc.)需要缴纳的某种特殊税款,或者更糟,是它向用户征收的费用。但实际上,这个词的含义要有趣得多,也与我们的投资决策息িকারী相关。它并非官方税种,而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专门用来描述那些在互联网时代做生意的公司,为了获取客户流量而不得不持续向少数几个平台巨头“上贡”的现象。这笔“贡金”就像一种无法逃避的税收,持续不断地侵蚀着企业的利润,因此得名“谷歌税”。当然,随着时代发展,收“税”的早已不止谷歌一家,“平台税”或“流量税”或许是它更精准的别称。

“谷歌税”的前世今生

要理解“谷歌税”,我们得把时钟拨回到20多年前,那个互联网的“拓荒时代”。

从搜索引擎到万税之源

在那个年代,谷歌凭借其革命性的搜索引擎技术,成为了人们进入数字世界的主要入口。对于成千上万的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你的网站能出现在谷歌搜索结果的第一页,就等于在全球最繁华的“数字商业街”上拥有了一个黄金铺位。 起初,大家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O)的方式“免费”获取这个铺位。但很快,谷歌推出了Google AdWords(现名Google Ads)竞价排名系统。这下,游戏规则彻底改变了。谁出的价格高,谁的广告链接就能排在前面,获得更多曝光和点击。一场围绕关键词的“军备竞赛”就此拉开序幕。无论是卖鞋的、提供法律咨询的,还是做在线教育的,都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个流量阀门。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关键词的单次点击成本(CPC)水涨船高。起初可能只需几分钱的点击,后来涨到几块钱,甚至几十上百块。这笔持续增长的营销开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就像每个月必须缴纳的税款一样,雷打不动,且税率(广告成本)还由“税务局”(谷歌)单方面决定。这就是“谷歌税”的由来。

税务官们的“多元化”发展

当然,今天的互联网世界,早已不是谷歌一家独大。收“税”的平台变得五花八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税务体系”:

看,无论商业模式如何演变,“谷歌税”的本质从未改变:企业对外部流量平台的路径依赖,导致其必须将相当一部分收入或利润,以营销推广费、佣金等形式,持续支付给平台方。

“谷歌税”是如何侵蚀企业价值的?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我们关心的是一家公司长期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和其内在价值。而“谷歌税”恰恰是侵蚀这两者的“隐形杀手”。它对企业价值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腐蚀企业的“护城河”

价值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曾说,他寻找的是那些被宽阔、险峻的“护城河”所保护的“经济城堡”。护城河代表着一家公司抵御竞争的持久优势。而严重依赖“谷歌税”的企业,其护城河往往是脆弱甚至不存在的。

压榨企业的“利润率”

“谷歌税”在财务报表上,通常体现为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隶属于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这笔费用对利润率的压榨是显而易见的。

吞噬企业的“自由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是公司在满足所有运营和资本开支后,能够真正回馈给股东的现金。这是衡量一家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终极标准。而高昂的“谷歌税”正是自由现金流的“粉碎机”。 一家公司为了维持增长,就必须不断地投入资金购买新的流量。这笔钱花出去,换来的是收入的增长,但如果利润微薄甚至为负,那么这种增长就是“空心”的、烧钱的增长。大量的现金被用于支付营销费用,而不是用于研发、分红或回购股票。这种商业模式,被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称为“跑步机”生意——你必须拼命地跑,才能勉强维持在原地。

价值投资者的“避税”指南

既然“谷歌税”对企业价值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作为聪明的投资者,我们该如何识别和避开这些“交税大户”,找到那些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免税”或“低税率”企业呢?

寻找拥有强大“自有流量”的企业

最优秀的企业,往往自带流量,它们是流量的“源头”,而不是“下游的购买者”。这种“自有流量”通常源于以下几种强大的护城河:

如何从财务报表中识别“谷歌税”风险

即使没有深入的行业知识,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发现“谷歌税”的蛛丝马迹:

结语:做收“税”的,还是做交“税”的?

从投资的角度看,“谷歌税”现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来审视商业世界。这个世界被清晰地划分成了两类玩家:一类是“交税者”,另一类是“收税者”。 “交税者”在平台的流量池里挣扎求生,它们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利润微薄且充满不确定性。“收税者”则占据了数字世界的“收费站”和“黄金地段”,它们制定游戏规则,坐享其成,拥有强大的定价权和宽阔的护城河。谷歌、Meta、亚马逊、苹果、腾讯……这些平台巨头本身,就是最大的“税务官”。 因此,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的选择题变得异常清晰:

  1. 第一, 尽力避开那些深陷“谷歌税”泥潭的“交税”企业,无论它们的故事讲得多么动听。
  2. 第二, 积极寻找那些拥有强大自有流量、能够“免税”或享受“低税率”的优质企业。
  3. 第三, 在估值合理的前提下,不妨直接投资于那些“收税”的平台本身。因为从长远来看,拥有向全社会“征税”能力的企业,才是商业世界里真正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