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业务(Channel Business)是金融领域一种特殊的业务模式,常被看作是影子银行(又称“平行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它就像是金融世界里的“借名办事”。想象一下,A机构(比如一家银行)想做一笔投资,但受限于监管规定无法直接操作。于是,它找到B机构(比如一家信托公司),让B机构以自己的名义去完成这笔投资。在这个过程中,资金和投资决策都来自A,B只是提供了一个合法的“通道”,并收取一笔“过路费”。这种绕开监管、让资金“曲线救国”的安排,就是通道业务。它本质上是一种监管套利行为,使得资金得以流向传统信贷渠道无法覆盖的领域。
通道业务的诞生,根源在于“管制”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金融世界里,不同的机构牌照不同,受到的“规矩”也千差万别。
这是通道业务最根本的动机。监管套利(Regulatory Arbitrage)听起来高深,其实就是“钻空子”。
一方面,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难以从传统银行信贷中获得足够资金,对融资有迫切需求。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富余资金也在寻找比银行存款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通道业务恰好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另类的桥梁。
一场通道业务的大戏,通常由以下三类角色联袂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