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韦伯伦商品

韦伯伦商品 (Veblen Good) 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价格定得越高,需求量反而越大。这完全颠覆了我们平时“越贵越没人买”的常识,即经济学中的需求定律。这种效应源于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心理现象——“炫耀性消费”。商品的高价本身就成了其吸引力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彰显购买者的财富、地位和社会身份。这个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托斯丹·韦伯伦(Thorstein Veblen)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首次提出,专门用来描述那些被富裕阶层用来作为身份象征的奢侈品。

韦伯伦商品:价格越高,越想拥有?

想象一下,如果一款名牌包突然从十万元降价到一千元,它的吸引力是会增加还是减少?对于真正的目标客户来说,吸引力可能不升反降。这就是韦伯伦商品的核心逻辑:消费它,为的不是商品本身的功能,而是它所承载的“我很富有”的社交信号

炫耀的魔力

韦伯伦商品的主要价值不在于使用价值,而在于炫耀价值

与吉芬商品的区别

提到价格与需求的“反常”关系,很多人会联想到另一个经济学概念——吉芬商品 (Giffen Good)。但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简单来说,买韦伯伦商品的人是因为“太有钱”,而买吉芬商品的人则是因为“太没钱”。

投资启示:价值投资者的“避雷针”

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来说,韦伯伦商品及其背后的商业模式既是机遇,也是陷阱。理解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某些公司的真实价值。

“护城河”还是“海市蜃楼”?

拥有韦伯伦商品的公司,往往具备强大的品牌溢价能力,这构成了它们宽阔的护城河 (Moat)。

如何评估“奢侈”的价值?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在面对这类奢侈品公司时,需要用冷静的眼光穿透品牌的浮华,寻找其真实的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