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主动管理型基金 (Actively Managed Funds)

主动管理型基金 (Actively Managed Funds) (又称“主动型基金”),是共同基金世界里的“明星选手”。想象一下,它不像那些循规蹈矩、只会跟着菜谱做菜的厨师,而是由一位或一群经验丰富的“明星大厨”——也就是基金经理——掌勺。这位大厨不会墨守成规地复制某个市场指数的“菜谱”,而是会动用自己的智慧、经验和研究,主动挑选“食材”(如股票债券等资产),决定“烹饪”时机(买入与卖出),并不断调整“调味”(投资组合),力求烹制出一道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大餐”。简而言之,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核心目标就是:跑赢市场

基金经理:是“明星大厨”还是“掷飞镖的猴子”?

主动管理型基金的灵魂人物,无疑是基金经理。我们信赖他们,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们凭借专业的分析和独到的眼光,能够发现市场的“沧海遗珠”或避开潜在的“惊涛骇浪”。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就像一位米其林三星大厨,他们对食材(公司基本面)的理解、对火候(市场时机)的把握、对菜品搭配(资产配置)的艺术,都远超常人。他们会亲自拜访公司,与管理层交谈,深入研究行业动态,试图找到那些被市场低估的“珍稀食材”。 然而,投资界也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它对这位“大厨”的能力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挑战。在伯顿·马尔基尔 (Burton Malkiel) 的经典著作《漫步华尔街》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中,他描绘了一个场景:让一只猴子朝一张印有股票代码的报纸扔飞镖,以此选出的投资组合,其长期表现竟然可能与专家精心挑选的组合不相上下。 这个“掷飞镖的猴子”的比喻,虽然有些戏谑,却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市场是有效的吗? 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所有信息都已瞬间反映在股价中,那么任何试图通过分析来“战胜市场”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基金经理的“十八般武艺”也就无从施展。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复制市场,即投资于被动型基金 (Passive Fund) 或指数基金,似乎是更明智、成本更低的选择。被动型基金就像一个忠实的学徒,它的唯一任务就是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地复制特定指数 (Index) 的构成和表现,比如标准普尔500指数。 那么,主动管理真的只是徒劳的挣扎吗?价值投资的信奉者们显然不这么认为。他们相信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情绪化的投资者常常会犯错,导致股价偏离其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这就为那些勤奋、理性、有远见的“明星大厨”留下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他们要做的,正是在这个充满噪音的市场中,找到那些“猴子”的飞镖永远无法随机命中的、真正的价值洼地。

主动管理的“十八般武艺”

为了跑赢市场,基金经理们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投资策略和分析方法,如同武林中的各大门派,各有所长。了解这些“武艺”,有助于我们看懂基金经理究竟在做什么。

自上而下 vs. 自下而上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分析路径,决定了基金经理观察世界的视角。

价值投资 vs. 成长投资

在具体的选股哲学上,主动型基金经理们也常常分为两大阵营。

当然,价值与成长并非总是泾渭分明,许多优秀的基金经理会试图将二者结合,寻找“以合理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

择时交易与资产配置

如何挑选一只能打的主动型基金?

既然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表现千差万别,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该如何从成千上万只基金中,找到那位值得托付的“明星大厨”呢?这需要我们像美食评论家一样,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

评估“大厨”:基金经理的重要性

解读“菜单”:投资策略与持仓

算算“餐费”:费用与成本

主动管理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研究资源,其“餐费”自然比被动型基金要高。费用是投资回报的“减法项”,锱铢必较至关重要。

价值投资者的视角:主动还是被动?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我到底应该选择主动型基金还是被动型基金?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但值得深思的问题。以Vanguard集团创始人、“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尔 (John Bogle) 为代表的被动投资倡导者,用大量数据证明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从整体来看,由于成本劣势,绝大多数主动型基金在长期竞争中都输给了市场指数。 这就是为什么对许多投资者而言,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低成本的指数基金中,做一个“知足常乐”的市场追随者,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 然而,价值投资的精髓恰恰在于“主动”。沃伦·巴菲特本人就是史上最伟大的主动投资者。价值投资本身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它要求投资者通过独立思考和深度研究,去寻找市场错误定价的机会,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市场给予的任何价格。从这个角度看,优秀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是价值投资理念在基金领域的一种延伸和实践。 因此,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问题不在于要不要“主动”,而在于如何“主动”

  1. 委托他人主动: 如果你没有这些条件,那么寻找一位理念相符、能力出众、收费合理的基金经理,让他为你进行主动管理,便是一个高效的选择。挑战在于,找到这样一位基金经理,其难度不亚于在沙砾中发现钻石。

最终启示: 将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视为非黑即白的对立,或许过于简单。更智慧的做法可能是将二者结合。普通投资者可以构建一个以低成本指数基金为“核心”的投资组合,以获取市场的平均回报(β收益)。然后,用一小部分资金,精挑细选出1-2只你真正理解并信任其管理人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作为获取超额回报(α收益)的“卫星”配置。 记住,选择主动型基金,本质上是一项基于对“人”的判断的投资。你投资的不仅仅是那只基金,更是那位基金经理的智慧、品格和纪律。在你决定为这顿“大餐”买单之前,请务必确认,掌勺的确实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明星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