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 Inc. (惠普公司),一家诞生于传奇科技巨头Hewlett-Packard Company(惠普)在2015年历史性拆分中的全球领先科技公司。它继承了原惠普的个人电脑和打印机业务,构成了其两大核心支柱。简单来说,你办公室里那台勤勤恳恳的打印机和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很可能就来自惠普。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惠普公司不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更是一个典型的成熟型企业样本:它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稳定的现金流业务,以及对股东慷慨的回报政策,使其成为洞察“科技价值股”的绝佳案例。
要理解今天的惠普公司(HP Inc.),我们必须先坐上时光机,回到它辉煌的过去。最初的惠普(Hewlett-Packard Company)是硅谷(Silicon Valley)神话的开创者之一,由两位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在一个小车库里创立,这个车库后来被誉为“硅谷的发源地”。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惠普成长为一家业务庞杂、横跨消费电子和企业服务的科技帝国。 然而,“大到不能倒”也可能意味着“大到动不了”。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寻求更清晰的战略焦点,2015年,这家科技巨头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一分为二。
这次拆分就像让一位全能选手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两个项目。对于HP Inc.来说,这意味着它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PC和打印这两个成熟但依旧庞大的市场中。
当你分析惠普的财报时,一个有趣的现象会浮现出来:个人系统(PC业务)贡献了绝大部分的收入,而打印业务则贡献了不成比例的巨额利润。这背后的秘密,正是价值投资者最津津乐道的经典商业模式。
你听说过剃刀与刀片模型(Razor and Blade Model)吗?这个模型因吉列剃须刀而得名:把剃刀架(Razor)以极低的价格,甚至亏本卖给你,但你一旦开始使用,就必须持续购买与之配套的、利润丰厚的刀片(Blades)。 惠普的打印业务就是这个模型的完美实践者:
这个模式创造了一个极其稳定的“现金牛”业务。只要全球有数以亿计的惠普打印机在服役,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墨盒与硒鼓需求,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这正是它能够持续派发高额股息(dividend)和进行大规模股票回购(share buyback)的底气所在。
与打印业务的“躺赢”模式不同,惠普的PC业务身处一片“红海”。这是一个高度成熟、竞争激烈的市场,主要玩家包括Dell Technologies(戴尔)和Lenovo(联想)等巨头。 这个市场的特点是:
尽管如此,PC业务对惠普依然至关重要。它不仅贡献了巨额的营收,维持了品牌的市场热度,还与打印业务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一个习惯了使用惠普笔记本的办公室,在采购打印机时,自然会更倾向于选择同一品牌。
一家增长缓慢、业务“无聊”的成熟科技公司,为何会进入传奇投资家Warren Buffett(沃伦·巴菲特)的法眼?这正是惠普作为价值投资标的的核心魅力所在。
2022年,巴菲特执掌的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大举建仓惠普,一度成为其最大股东,震惊了市场。许多人认为科技股,尤其是硬件公司,并非巴菲特的典型“能力圈”。但如果我们用价值投资的尺子去衡量,就会发现惠普几乎完美契合其投资哲学。
当然,投资没有万无一失的圣杯。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惠普面临的长期挑战:
研究惠普这家公司,能为普通投资者带来许多超越股票本身的宝贵启示:
总而言之,HP Inc.就像一位功勋卓著但已过巅峰期的拳击手。他或许无法再打出石破天惊的KO,但他的步伐依然稳健,每一记刺拳都精准而有力,能源源不断地赚取点数。对于那些不追求一夜暴富,而是希望通过理解商业本质、耐心持有优质资产来获取长期回报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惠普无疑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