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dcloud 是一家在互联网泡沫(又称 dot-com bubble)末期声名鹊起的科技公司,由网景公司(Netscape)的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商业奇才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联手创立。它最初的业务是为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提供复杂的网站运营和服务器管理服务,可以看作是现代云计算服务的早期雏形。Loudcloud 的故事之所以在投资界被反复提及,并非因为它最初的成功,而是因为它经历了一次教科书式的、从云端坠落到濒临破产,再到通过一次惊天大逆转最终实现惊人回报的过山车式旅程。这个故事是理解科技行业风险、管理层重要性以及商业模式演化的绝佳案例,对价值投资者而言,其中的教训远比其最初的商业构想更为宝贵。
时间回到1999年,那是一个互联网创业的黄金时代,空气中弥漫着乐观甚至狂热的气息。任何人只要有一个与“.com”相关的点子,似乎都能轻松获得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的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Loudcloud 的诞生自带光环。
Loudcloud的创始团队堪称硅谷的“梦之队”。领军人物是马克·安德森,他因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的图形网页浏览器 Mosaic 并联合创立了网景公司而年少成名,是当时科技界的超级明星。他的搭档本·霍洛维茨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以其卓越的执行力和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而著称。他们的组合,一个负责描绘宏伟蓝图(Vision),一个负责将蓝图变为现实(Execution),吸引了当时最顶级的风险投资机构,如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和标杆资本(Benchmark Capital)的巨额投资。在成立之初,Loudcloud 就被视为下一个时代巨头的当然之选。
在当时,一家互联网公司要想让自己的网站7×24小时不间断运行,是一项极其复杂和昂贵的工作。你需要购买服务器、搭建数据中心、配置网络、编写监控脚本、防范黑客攻击……这些繁杂的“后端”工作会消耗掉初创公司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Loudcloud 的构想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你们专注于创造伟大的互联网产品,我们来处理所有这些令人头疼的IT基础设施。” 它提供的是一站式“管理式托管”(Managed Hosting)服务,本质上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的混合体。客户只需支付月费,就能获得一个稳定、安全、可扩展的运行环境。这个理念极具吸引力,因为它让客户可以将宝贵的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凭借创始团队的声誉和前瞻性的理念,Loudcloud 迅速签下了大量订单,公司规模急速扩张。
好景不长,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NASDAQ Composite)见顶崩盘,互联网泡沫破裂。灾难毫无征兆地降临。
Loudcloud 的客户绝大多数是那些依靠风险投资烧钱、尚未实现盈利的互联网初创公司。随着资本市场的冻结,这些公司失去了资金来源,开始成片地倒下。对于Loudcloud 来说,这意味着收入的急剧萎缩和大量的坏账。昨天还在使用你服务的客户,今天可能就直接从地球上消失了,连账单都无人支付。 公司的现金流状况迅速恶化。更糟糕的是,它的成本结构是“刚性”的。为了支撑业务,Loudcloud 已经投入巨资建立了庞大的数据中心,签订了长期的设备租赁和带宽合同。无论有没有客户,这些高昂的固定成本每天都在发生。这种极高的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在市场繁荣时能放大收益,但在市场崩溃时则会加速公司的死亡。
在现金即将耗尽的绝境下,Loudcloud 只有一个选择:上市。 这并非一次为了扩张而进行的“荣耀IPO”,而是一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求生IPO”。在当时冰冷的市场环境下,几乎没有科技公司敢于上市。Loudcloud 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过程充满了痛苦和屈辱。为了说服已经惊恐万状的投资者,他们不得不一再调低发行价,最终以每股6美元的价格上市,远低于最初的乐观预期。上市后,股价更是迅速跌破发行价,一度跌至不足1美元,公司市值大量蒸发。许多媒体将Loudcloud 的IPO称为“史上最糟糕的IPO之一”。对于早期投资者和员工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噩梦。
在公司风雨飘摇、濒临破产的边缘,本·霍洛维茨作为CEO,展现了其非凡的领导才能。他和管理团队意识到,原有的商业模式已经走入了死胡同。管理式托管业务是一个资本密集、利润微薄的“苦力活”,他们必须找到一条全新的出路。
在运营自己庞大的服务器集群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和自动化水平,Loudcloud 内部开发了一套功能极其强大的数据中心自动化软件。这套软件可以自动完成服务器配置、软件部署、故障修复等一系列复杂任务,是Loudcloud 能够管理数万台服务器的核心技术。这套内部代号为“Opsware”的软件,才是公司真正的、独一无二的“皇冠上的明珠”。
霍洛维茨和团队做出了一个公司历史上最大胆、也最痛苦的决定:将公司彻底转型。
这次转型无异于“壮士断腕”。他们卖掉了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主营业务,将公司的命运全部押注在一个尚未经过市场大规模验证的软件产品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赌博,但也是当时唯一的生路。
事实证明,这次转型是无比正确的。Opsware公司的软件产品精准地切中了大型企业在管理日益复杂的IT系统时所面临的痛点。公司逐渐赢得了众多财富500强企业的订单,业务重回增长轨道。 2007年,科技巨头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宣布以高达16亿美元的现金收购Opsware。对于那些在公司股价最低点时依然选择相信公司管理层、坚守阵地的投资者来说,他们获得了超过20倍的惊人回报。Loudcloud/Opsware 的故事,以一个凤凰涅槃般的结局,成为了硅谷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Loudcloud 的故事就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商业大片,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它提供了几条极为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