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Milton Friedman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是20世纪下半叶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芝加哥经济学派 (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 的领军人物,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以旗帜鲜明地捍卫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开创性的货币主义 (Monetarism) 理论而闻名。对于投资者而言,弗里德曼并非一个束之高阁的学术符号,他的思想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关于通货膨胀、企业价值和市场规律的深刻洞见。他那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至今仍是投资界最朴素、也最核心的警世恒言。

弗里德曼是谁?一个“麻烦”的经济学巨人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经济学界的主流是凯恩斯主义 (Keynesianism),它主张政府应积极干预经济。而在这种思潮的洪流中,身高只有1米52的弗里德曼,却像一位永不疲倦的斗士,以其犀利的言辞和严谨的逻辑,向政府干预的“大厦”发起了持续而猛烈的挑战。他因此被很多人视为一个“麻烦制造者”,一个总在唱反调的异端。 然而,历史证明,这位“小个子巨人”的思想力量是惊人的。他出生于纽约一个贫困的犹太移民家庭,凭借卓越的才智一路进入学术殿堂,最终在芝加哥大学开创了影响至今的经济学派。他的理论不仅重塑了学术界,更深刻地影响了包括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内的全球政策制定者。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不必深究他复杂的数学模型,但理解他最核心的几个观点,就像是为自己的投资工具箱装备了最强大的思想武器。

弗里德曼的核心思想:给投资者的三剂“猛药”

弗里德曼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但其中有三大核心思想,对于投资者构建正确的投资哲学尤为关键。它们如同三剂“猛药”,能够有效治疗那些在市场中常见的“幼稚病”。

“猛药”之一:通货膨胀,永远是货币现象

这是弗里德曼最为响亮的论断之一:“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首先是一个货币现象。”

“猛药”之二:企业的唯一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

1970年,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利润》的文章,引发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激烈争论。

“猛药”之三:相信市场,警惕政府

弗里德曼是“看不见的手”最坚定的捍卫者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亚当·斯密 (Adam Smith) 的思想。

弗里德曼与价值投资:一对意想不到的盟友?

一位是宏观经济学大师,一位是专注于企业基本面的投资流派,弗里德曼的思想与价值投资看似遥远,实则精神内核高度一致。

  1. 共同的理性与怀疑精神: 两者都强调独立思考,要求人们基于事实和逻辑进行判断,而不是盲从于权威或市场情绪。弗里德曼怀疑政府的能力,价值投资者怀疑市场的短期有效性。
  2. 共同的长期主义视角: 弗里德曼关注货币供应等长期变量对经济的根本影响,而价值投资者关注企业的长期内在价值,忽略短期的股价波动。他们都明白,真正决定最终结果的,是那些不易改变的基本面因素。
  3. 共同相信“均值回归”: 弗里德曼认为,脱离经济基本面的政府干预最终会失败,经济会回归其潜在增长率。同样,价值投资者相信,市场价格终将回归到企业的内在价值。这种信念,是他们敢于在市场恐慌时逆向投资的底气所在。

总结:弗里德曼留给普通投资者的“免费午餐”

弗里德曼用他的一生告诉世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讽刺的是,学习并理解他的智慧,恰恰是普通投资者能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免费午餐”之一。它是一个强大的思想罗盘,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投资世界里保持清醒和理性。 弗里德曼的核心教诲可以浓缩为以下几点投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