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uel Brannan(塞缪尔·布兰南),一位在19世纪美国加州淘金热中声名鹊起的人物。他并非因为淘到黄金而闻名,恰恰相反,他从未亲手淘过一盎司黄金。布兰南的传奇在于,当成千上万的淘金者涌向金矿时,他精准地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商机:为淘金者提供工具和服务。他通过垄断铁锹、镐头、帐篷等必需品,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加州第一位百万富翁。在投资领域,布兰南的名字已经演变为一种投资策略的代名词,即“卖铲人”策略,它启示投资者,在热门行业中,投资于提供核心工具和服务的“基础设施”型公司,可能比直接押注于最终的赢家更为稳妥和有利可图。
想象一下,1848年的旧金山,当时还只是一个宁静的小镇。突然有一天,一个名叫塞缪尔·布兰南的男人,手持一瓶装满金沙的瓶子,冲上街头,歇斯底里地大喊:“金子!金子!从美利坚河里来的金子!” 这一声呐喊,如同点燃了火药桶,彻底引爆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淘金狂潮。人们疯了,扔下手中的工作,变卖家产,从美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涌向加州,梦想着一夜暴富。然而,这场狂热的导演者——布兰南本人,却冷静地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商店。他没有奔向河流,因为他知道,真正的金矿,不在河床里,而在那些即将涌入的、狂热的淘金者口袋里。
布兰南的商业模式简单、粗暴,却又闪耀着天才般的光芒。在散播消息之前,他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买断了整个加州所有他能找到的铁锹、鹤嘴锄、淘金盘、帐篷、靴子、面粉等淘金者必备的物资。 当淘金者们怀揣着发财梦来到这里时,他们惊恐地发现,出发前不可或缺的工具被牢牢地控制在一个人手里。布兰南成了唯一的“卖铲人”。
结果如何?在淘金热的头几年,绝大多数淘金者血本无归,每天辛劳18个小时可能连食物都换不来。而布兰南,这位聪明的“卖铲人”,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成为了加州的首富。他的故事,为后世的价值投资者提供了无尽的启示。
布兰南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投资智慧,至今仍在资本市场中熠熠生辉。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布兰南策略”,它至少包含以下三层核心启示。
这是“布兰南策略”最核心、最广为人知的一点。在一个新兴的、前景广阔的行业(一座“金矿”)中,往往会涌现出大量的参与者(“淘金者”)。他们彼此竞争,试图成为最终的赢家。然而,预测谁能最终胜出是极其困难的,这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而“卖铲人”,则是为这个行业所有参与者提供必要工具、技术或服务的公司。它们的成功并不依赖于某一个“淘金者”的胜利,而是与整个行业的“淘金”活动总量挂钩。只要淘金热持续,无论谁淘到金子,都需要从它这里买铲子。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也曾表达过类似观点,他更喜欢投资于那些业务简单、乏味,但处于成长行业中的辅助性公司,因为它们的商业模式往往更稳定、更可预测。
布兰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创造的临时性垄断。这种垄断地位赋予了他强大的定价权,让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定价而不必担心客户流失。在现代投资中,寻找拥有类似特质的公司,是沃伦·巴菲特所倡导的护城河理论的核心。 一条宽阔且持久的“护城河”,能够保护企业免受竞争对手的侵蚀,从而长期维持高利润率。这种护城河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寻找拥有强大定价权的公司,本质上就是在寻找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布兰南”。 这些公司能在通货膨胀时期从容地将成本压力转移给下游,保持自身盈利能力的稳定。
当所有人都冲向河边淘金时,布兰南却逆流而行,走向了仓库。这是一种宝贵的逆向投资思维。他没有跟随大众的狂热,而是冷静地分析了狂热背后真正确定的需求是什么。
布兰南的故事如果在这里结束,那将是一个完美的商业传奇。然而,现实远比故事复杂。这位曾经的加州首富,最终却在贫困潦倒中去世。他的后半生,同样为投资者提供了血淋淋的教训,堪称一本“如何亏光所有钱”的完美指南。
布兰南在“卖铲子”这个领域是无可争议的天才,这属于他的能力圈。然而,在积累了巨额财富后,他开始变得极度自信,大举投资于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比如大规模的土地投机、创办银行、投资夏威夷的糖业等。这些投资大多以失败告终,不断侵蚀着他的财富。 这警示我们,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未来的胜利。当一个投资者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后,最危险的诱惑就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坚守在自己能够深刻理解的“能力圈”内进行投资,拒绝那些看不懂的诱惑,是长期生存的根本法则。
为了支持他日益庞大的投资版图,布兰南大量使用杠杆,也就是借钱投资。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在市场向好时放大你的收益,但也能在市场逆转时让你万劫不复。布兰批量的土地投资,本质上已经脱离了价值投资的范畴,变成了纯粹的价格投机。他赌的是土地价格会永远上涨,而一旦市场转向,高杠杆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永远不要使用让你睡不着觉的杠杆。将投资建立在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上,而非对市场短期价格波动的预测上,是区分投资与投机的关键。
布兰南的个人生活也一塌糊涂。他挥霍无度、酗酒成性,在一场昂贵的离婚案中失去了一半的财产。最终,个人品性的缺陷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与失败的投资决策相互交织,共同将他推向了深渊。 这提醒我们,投资不仅仅是财务分析和商业判断,它也是对人性的考验。正如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所强调的,避免愚蠢比追求聪明更重要。一个好的投资者,需要具备耐心、纪律、理性和谦逊等品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即便拥有再高超的投资技巧,财富也可能只是过眼云烟。
塞缪尔·布兰南的一生,像一部浓缩的资本市场史,充满了智慧、贪婪、成功与失败。他用前半生演绎了如何通过卓越的商业模式迅速崛起,又用后半生展示了人性的弱点如何摧毁一个帝国。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布兰南的故事是永不过时的教科书。每当一个新的投资风口出现时——无论是元宇宙、区块链还是下一个未知的新技术——我们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是要冲进河流,成为众多不确定命运的“淘金者”之一,还是应该退后一步,冷静地寻找那个为所有淘金者服务的“卖铲人”? 选择成为“卖铲人”的投资者,就是在选择一种更稳健、更具确定性的财富增长路径。这需要我们穿透市场的喧嚣,回归商业的本质,寻找那些拥有强大护城河、提供不可或缺产品或服务的优秀公司,并以合理的价格买入,长期持有。同时,永远铭记布兰南后半生的教训:保持谦逊,坚守能力圈,远离杠杆和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