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TBS (每股有形账面价值)

每股有形账面价值 (Tangible Book Value per Share),通常缩写为TBS,是价值投资者工具箱中一把精巧而锐利的“瑞士军刀”。它精准地衡量了一家公司每股普通股背后,究竟对应了多少“实打实”的资产价值。与更为人熟知的每股净资产 (BPS) 不同,TBS在计算时,会毫不留情地剔除掉所有无形资产——比如收购公司时产生的商誉、高科技公司引以为傲的专利权、消费品牌视若生命的商标权等等。简单来说,TBS就是要把公司账本上的所有“水分”和“泡沫”都挤掉,只留下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厂房、设备、土地、现金和存货。对于信奉“安全第一”的投资者而言,TBS揭示了一家公司最保守、最底线的价值,是寻找潜在投资机会和评估安全边际的重要基石。

TBS:给公司资产“挤水分”的艺术

想象一下,你打算买一个包装精美的水果礼篮。商家告诉你,这个礼篮总重5公斤,售价200元。这个“5公斤”就是公司的“账面价值”或“净资产”。但作为一名精明的买家,你心里清楚,这5公斤里不仅有香甜的水果,还包括了华丽的包装盒、漂亮的丝带和填充用的塑料泡沫。这些包装(无形资产)虽然好看,但不能吃,也不能提供真正的营养。 而TBS所做的,就是帮你把水果(有形资产)从这个礼篮里单独拎出来称重。也许称重后你发现,真正的水果只有3公斤。这时候你计算的“每公斤水果的真实价格”就不是40元(200元/5公斤),而是大约67元(200元/3公斤)。 这个“挤水分”的过程至关重要,因为无形资产的价值往往非常主观且不稳定。尤其是商誉,它本质上是收购一家公司时,支付的价格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如果这笔收购被证明是失败的,那么巨额的商誉就可能需要进行减值,如同一个被戳破的气球,导致公司账面价值瞬间蒸发。TBS则通过提前剔除这些“高危”项目,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健、更加抗风险的价值视角。

如何计算TBS:三步看清公司家底

计算TBS并不复杂,你只需要一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然后像侦探一样找出关键线索即可。

  1. 第一步:计算有形账面价值 (Tangible Book Value, TBV)

这个是核心步骤。你需要从公司的“家底总和”——股东权益(也叫净资产)中,减去所有的无形资产

TBS无法告诉你一家公司未来能飞多高,但它能告诉你,在最坏的情况下,你脚下的安全网有多厚。它不是投资决策的终点,而是一个无比坚实的起点。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拥有这种脚踏实地的“TBS思维”,将帮助你避开许多估值过高的陷阱,让你在投资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