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Zelle

Zelle是一个美国的数字支付网络 (digital payments network)。它并非一个独立的手机应用(尽管它也有自己的App),而更像一个内嵌在美国各大银行手机银行App中的“快车道”。通过Zelle,用户可以快速、直接地在不同银行的个人账户之间进行转账,通常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资金的流动是直接从一个银行账户到另一个,而不是通过一个第三方“钱包”进行中转。Zelle由一家名为Early Warning Services, LLC的金融科技公司运营,而这家公司则由包括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富国银行 (Wells Fargo)在内的七家美国银行业巨头共同拥有。对于投资者而言,Zelle本身无法直接投资,但它却是理解美国银行业护城河、金融科技 (FinTech)竞争格局以及支付行业未来的一个绝佳窗口。

Zelle是什么?不仅仅是“美国版支付宝”

当人们谈论移动支付时,常常会提到中国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而在美国,虽然市场更为分散,但Zelle无疑是近年来崛起的一股强大力量。不过,简单地将其称为“美国版支付宝”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它们的底层逻辑和商业模式存在显著差异。

核心特征:快、直接、银行内置

要理解Zelle,首先要抓住它的三个核心特征:

谁是幕后玩家?银行巨头的联盟

Zelle并非一家初创公司,而是传统金融巨头为了应对金融科技浪潮而打造的“联合舰队”。它的所有者Early Warning Services由以下七家银行共同控股:

这个强大的股东背景决定了Zelle的战略定位:它不是为了颠覆银行,而是为了巩固银行的地位。它通过提供现代化的支付体验,将客户更紧密地锁定在传统银行的生态系统内,以抵御来自VenmoBlock公司旗下的Cash App等金融科技挑战者的侵蚀。

Zelle对价值投资者的启示

对于以价值投资为核心理念的投资者来说,直接“买入并持有”Zelle股票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深入分析Zelle这个现象,我们可以获得洞察行业格局、评估企业护城河 (Moat)以及发现间接投资机会的宝贵启示。这就像伟大的投资者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所说,“你 необязательно быть ракетным ученым. Инвестирование — это не игра, в которой парень с IQ 160 побеждает парня с IQ 130.”(“你不必成为一个火箭专家。投资并非智商160的人击败智商130的人的游戏。”)重点在于理解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

护城河分析:银行巨头们的“集体防御”

巴菲特最看重的就是企业的“护城河”,即能够保护企业免受竞争对手攻击的持久性竞争优势。Zelle正是传统银行业为自己挖掘的一道又深又宽的“集体护城河”。

因此,当评估这些银行巨头的股票时,不能仅仅看它们的存贷利差或投资银行业务。Zelle的存在,证明了它们有能力联合起来,利用其规模优势来应对外部创新,并维护其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行业透视镜:看懂金融科技的竞争格局

Zelle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支付行业激烈竞争的绝佳视角。投资者可以利用Zelle作为“参照物”,来评估其他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1. 对PayPal (PYPL) 和Block (SQ) 的挑战:
    1. 增长天花板: Zelle的成功意味着,PayPal旗下的Venmo和Block旗下的Cash App在美国本土市场的用户增长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阻力。银行通过Zelle正在夺回原本可能流向这些金融科技公司的支付场景。
    2. 盈利压力: Venmo的主要变现方式之一是“即时提现”手续费。但Zelle的“即时到账且免费”模式,直接冲击了Venmo的核心卖点和盈利模式。这可能会迫使Venmo等应用在未来寻找新的、更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从而增加了其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
    3. 护城河的再评估: 过去,投资者可能认为Venmo的社交属性和品牌形象是其坚固的护城河。但Zelle的案例表明,当便利性、安全性和内置属性达到极致时,“好玩”的社交功能可能不足以抵挡攻势。投资者需要重新评估,这些金融科技公司的护城河究竟有多深。

投资就像下棋,你需要了解棋盘上所有棋子的动态。Zelle就是银行业投下的那枚关键棋子,它的每一步都可能影响到棋盘上其他棋子(如PayPal、Block)的命运。

间接的投资机会与风险警示

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的目标是寻找被市场低估的优质公司。通过Zelle的视角,我们可以这样思考:

  1. 投资机会:
    1. 银行巨头: 如果市场低估了Zelle为传统银行带来的客户粘性和防御价值,那么这些银行巨头的股票可能就存在投资机会。当分析富国银行的财报时,除了关注其丑闻后的恢复情况,也应该看看其零售客户的活跃度,而Zelle的交易量和用户数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指标。
    2. 支付处理商:VisaMastercard这样的卡组织,以及背后的支付处理技术公司,也在这个生态中扮演着角色。Zelle的流行改变了资金流动的路径,理解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整个支付产业链,可能会发现新的机会。
  2. 风险警示:
    1. 欺诈风险: Zelle也因其“即时且不可撤销”的特性,成为诈骗分子的温床。由于交易是直接的银行转账,一旦用户被骗付款,追回资金极其困难。这已经引发了大量的消费者投诉和监管关注。如果未来因此出台更严格的法规,可能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和合规负担,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
    2. 创新者的窘境: Zelle是银行联盟的产物,这意味着任何重大的产品更新或战略决策都可能需要多方协调,决策链条长,反应速度可能不如独立的科技公司灵活。如果未来出现新的颠覆性支付技术,Zelle能否快速跟上,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趣闻与思考:Zelle名字的由来

一个好的品牌名字能让产品事半功倍。Zelle这个名字背后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它的发音类似于英文单词“sell”(出售),暗示了其在商品交易支付中的潜力。 但更深层的含义来源于“gazelle”(瞪羚)。瞪羚是一种以速度和敏捷著称的动物。创始团队希望这个名字能够传达出其支付服务快速、高效、流畅的特点。从如今Zelle在几分钟内完成转账的现实来看,这个名字确实非常贴切。 这个小故事也提醒投资者,在分析一家公司时,除了冰冷的财务数据,公司的品牌、文化和愿景等“软实力”同样重要。一个精心设计的名字,背后往往体现了公司对产品核心价值的深刻理解。

投资大辞典总编快评

Zelle是一个教科书级别的案例,它告诉我们三件事:

  1. 第一,永远不要低估传统巨头的反击能力。 当面临颠覆性威胁时,看似笨重的大象也能联合起来,跳起敏捷的舞蹈。
  2. 第二,商业竞争的本质是争夺用户。 Zelle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免去了用户“选择”和“下载”的步骤,直接出现在用户面前。它揭示了在数字时代,渠道和内置优势是多么强大。
  3. 第三,对于价值投资者,真正的洞察力来自于理解商业生态的全貌。 你无法孤立地分析一家公司。要投资PayPal,你必须懂Zelle;要投资摩根大通,你也必须懂Zelle。Zelle就像一块“试金石”,帮助我们检验金融和科技领域里众多公司的真正成色。

因此,下次当你在朋友聚餐后使用手机银行里的Zelle转账时,不妨多想一层:你正在使用的不仅仅是一个支付工具,更是一个正在深刻改变金融竞争格局的战略武器,以及一个充满投资启示的商业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