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hlon

Athlon

阿斯隆(Athlon)是传奇投资家比尔·米勒(Bill Miller)在离开Legg Mason后,于2016年创立的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它并非一家向公众开放的基金公司,而是米勒管理其个人和家族财富的核心机构。Athlon延续并升华了米勒职业生涯中闻名的投资哲学——一种对价值投资进行重新定义和极限探索的独特方法。它的投资组合以高度集中、长期持有、深度逆向而著称,尤其是在科技股和创新资产(如比特币)上的大胆押注,使其成为观察和学习价值投资如何与时俱进的绝佳范例。

要理解Athlon,就必须先了解它的掌舵人——比尔·米勒。他的故事,以及他为何选择“Athlon”这个名字,构成了这家机构独特气质的基石。

在华尔街,比尔·米勒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最为人称道的成就,是在执掌美盛资本管理价值信托基金(Legg Mason Capital Management Value Trust)期间,从1991年到2005年,连续15年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这一纪录至今无人能及,堪称投资界的“奇迹”。 米勒的成功并非偶然。他拥有哲学博士背景,这让他能够从更深层次的逻辑和第一性原理出发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地遵循市场教条。他对于“价值”的理解远超传统定义,这让他能够在看似昂贵的科技股中发现价值,也能在市场极度恐慌时果断买入被错杀的资产。然而,传奇也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的金融危机几乎让他的基金灰飞烟灭,这段惨痛的经历也深刻地塑造了他后来的投资理念,并最终催生了Athlon。

“Athlon”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竞赛”或“奖赏”。这个名字精准地概括了米勒对投资的看法。在他看来,投资就是一场智力上的终极竞赛。

  • 与市场的竞赛: 市场先生时而聪明,时而情绪化。战胜市场,需要的是理性、耐心和对价值的坚定信念。
  • 与共识的竞赛: 真正的超额收益往往来自于与市场共识的背离。当所有人都认同某个观点时,其中蕴含的投资机会通常已经微乎其微。
  • 与自我的竞赛: 投资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内心的贪婪与恐惧。克服人性的弱点,坚守纪律,是这场竞赛中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Athlon不仅是一个机构的名字,更是一种精神图腾,代表着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为了赢得最终的“奖赏”(实现财富的长期增值)而进行的永无止境的智力竞赛。

从管理数千亿美元的共同基金(Mutual Fund)到运营一个私密的家族办公室,这一转变对米勒而言,意味着挣脱束缚,回归投资的本源。

  1. 投资期限的解放: 公募基金面临着持续的业绩排名压力和投资者的频繁申赎,这迫使基金经理有时不得不关注短期表现。而家族办公室没有这些外部压力,米勒可以真正地进行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为维度的超长期投资,让复利发挥其最大威力。
  2. 投资集中度的解放: 出于风险控制和监管要求,公募基金通常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散化投资。而在Athlon,米勒可以将其绝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他最有信心的少数几家公司上,这种集中投资组合的策略,是其获取惊人回报的关键。
  3. 投资范围的解放: Athlon可以投资于任何米勒认为有价值的资产类别,无论是上市股票、私募股权,还是像比特币这样的新兴数字资产,其灵活性远非传统基金可比。

可以说,Athlon是比尔·米勒投资哲学的“完全体”——一个能够让他不受任何干扰,纯粹地、极致地践行自己投资理念的平台。

Athlon的投资方法论,可以看作是建立在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思想之上,并结合了现代商业环境和科技变革的“价值投资2.0”版本。

传统价值投资者常常盯着低市盈率(P/E)或低市净率(P/B)的“烟蒂股”。但米勒认为,这只是价值的表象。他关注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而内在价值的核心是对其未来所有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的折现。 在这个框架下,一家高速成长的科技公司,只要其未来能创造出足够多的现金流,且当前股价低于对其未来现金流的合理估算,它就是一只“价值股”。巴菲特曾说:“成长是价值评估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增加价值,也可以毁灭价值。”米勒是这句话最忠实的实践者之一。他很早就认识到,在信息时代,拥有强大网络效应和品牌护城河的科技公司,其创造价值的能力远非传统工业企业可比。

米勒是集中投资的坚定拥护者。他曾开玩笑说:“如果你想获得市场平均回报,那就去买指数基金。如果你想战胜市场,分散化就是你的敌人。”在Athlon,其投资组合经常由不到10只股票占据绝大部分仓位。在某些极端时期,单一持仓(如亚马逊或比特币)的市值甚至可能占到其总资产的50%以上。 这种做法基于一个简单的逻辑:你最好的投资想法,远比你第20好的想法要好得多。与其将资金平庸地分散在众多“还不错”的公司上,不如将重兵部署在那些经过深度研究、你拥有极高信念的“伟大”公司上。这要求投资者不仅要对公司业务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在股价剧烈波动时“坐得住”。

价值投资阵营曾长期对科技股抱有偏见,认为其变化太快、没有“护城河”、难以估值。而米勒却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了最早重仓科技股的价值投资者之一。

  • 亚马逊(Amazon): 早在21世纪初,当大多数人还在质疑亚马逊能否盈利时,米勒就看到了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和亚马逊网络服务(AWS)的巨大潜力。他认为市场严重低估了其长期价值,因此大举买入并长期持有,获得了超过百倍的回报。对他而言,亚马逊不是一家简单的在线零售商,而是一个拥有无与伦比客户数据、物流网络和技术基础设施的“价值创造机器”。
  • 比特币(Bitcoin): 米勒更是华尔街最早公开支持并大量投资比特币的主流投资家。在许多人视比特币为泡沫或骗局时,他将其视为一种潜在的“数字黄金”——一种非主权的、供应量固定的价值储存手段。他从供需关系、网络效应和技术稀缺性的角度分析比特币,认为它在应对全球货币超发的宏观背景下具有独特的价值。这笔投资再次体现了他挑战共识、拥抱创新的精神。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这句巴菲特的名言是所有逆向投资者的座右铭,而米勒则将其演绎到了极致。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当银行股和金融机构的股价雪崩式下跌,市场普遍认为它们将走向破产时,米勒的基金却在“接飞刀”,大量买入花旗银行、美国国际集团(AIG)等公司的股票。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近乎自杀,也导致其管理的公募基金净值遭受毁灭性打击,终结了他的“连胜纪录”。 但事后看,这些在极度恐慌中买入的资产,在危机过后都带来了惊人的回报。虽然这一战让他名誉受损,但也为他后来的东山再起积累了巨额财富。在Athlon,这种“在废墟中寻找黄金”的逆向精神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他深知,市场的极度悲观情绪,往往会为理性的长期投资者创造出百年一遇的买入良机。

尽管普通投资者无法复制Athlon的资金规模和灵活性,但其背后的投资智慧和原则,对我们构建自己的投资体系极具启发意义。

1. 独立思考,挑战共识

Athlon的成功首先是独立思考的成功。不要将媒体头条、分析师报告或市场情绪作为你投资决策的依据。学会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对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长期前景进行自己的判断。当你的研究结论与市场主流观点相悖时,那可能正是机会所在。

2. 认识“价值”的真正含义

不要被“价值”和“成长”的标签所束缚。投资的本质,是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优秀的企业。这家企业可能是一家成熟的蓝筹股,也可能是一家高速成长的科技公司。关键在于你的估值能力和对未来的洞察力。把学习重点放在理解商业模式和判断企业长期竞争力上,而不是仅仅寻找那些财务报表上看起来“便宜”的股票。

3. 集中投资的力量与风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完全复制Athlon的极端集中策略风险过高。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其背后的精髓:将你的大部分资金配置在你最了解、最有信心的少数几个投资标的上。与其拥有一个包含30只你一知半解的股票的投资组合,不如拥有一个包含5-10只你研究透彻的公司的组合。这会迫使你提高每一项投资决策的标准。当然,前提是你必须为此付出足够的研究努力。

4. 长期主义是最终的护城河

Athlon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其无限的时间地平线(Time Horizon)。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们同样拥有这个优势,但常常因为追逐短期热点而放弃它。学会忽略市场的短期噪音,给予你投资的公司足够的时间去成长和兑现其价值。真正的复利,需要时间作为催化剂。不要频繁交易,让“慢”成为你的朋友。

5. 保持开放心态,拥抱变化

比尔·米勒的投资生涯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或许是:一个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他从不固步自封,而是积极学习和理解新生事物,无论是互联网的兴起,还是加密货币的出现。世界在变,创造价值的方式也在变。一个僵化的投资体系,无论过去多么辉煌,最终都会被时代淘汰。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我们在投资这场终极“Athlon”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