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

折旧(Depreciation) 折旧是指企业将其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为费用的会计处理过程。想象一下,你买了一辆车,它不会永远是新的,会随着时间磨损、老化。折旧就是把这辆车的购买成本,不是一次性算作费用,而是每年或每月慢慢地摊销掉,直到它“寿终正寝”或者不再有使用价值。它不是真金白银花出去的现金流,而是一种非现金费用,反映的是资产价值的逐渐减少。理解折旧对于投资者尤其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公司的净利润资产价值,以及更关键的,公司的自由现金流

折旧在会计报表上看起来像一项费用,但它与工资、租金这些实际需要支付现金的费用不同,它不涉及真正的现金支出。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

  • 洞察现金流 公司报告的净利润可能因为高额折旧而显得很低,但实际上它的经营性现金流却可能非常强劲。我们常说“现金为王”,折旧就是区分纸面利润真实现金的关键指标之一。
  • 理解资本支出需求: 高折旧通常意味着公司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例如厂房、机器设备。这些资产迟早需要更新换代,未来的资本支出CapEx)压力可能不小。投资者需要评估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持这些未来的重置成本
  • 评估企业真实盈利能力: 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利润表上的净利润容易受到折旧方法和年限的影响。分析师和投资者常使用EBITDA(即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来衡量这类企业的经营性利润,因为它剔除了折旧和摊销的影响,更能反映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

企业在会计处理中会根据资产性质和公司政策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了解这些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司财务报表

折旧虽然是非现金费用,却贯穿于公司的三大财务报表,影响着每个报表的呈现方式。

利润表中,折旧作为一项费用列示,它会直接减少公司的营业利润净利润。这意味着,即使公司现金收入很多,但如果折旧费用高,其报告的净利润也可能不高。

资产负债表中,折旧的累计金额以累计折旧(Accumulated Depreciation)的形式出现。它作为固定资产抵减项,会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Book Value)逐年降低。资产的原值不变,但其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价值会随着折旧的增加而减少。

现金流量表是理解折旧本质的关键。由于折旧是非现金费用,在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时,我们会把从利润表中减去的折旧费用加回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剔除非现金因素的影响,还原公司真实产生的经营性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