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_ross_perot

H. Ross Perot

H. Ross Perot(亨利·罗素·佩罗)是美国商业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坚定的爱国者、两度独立参选美国总统的“搅局者”,更是一位身体力行、为股东权益大声疾呼的“斗士”。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佩罗的名字或许不如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那样如雷贯耳,因为他并非传统的华尔街投资家。然而,他创办和经营企业的经历,尤其是他与通用汽车那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为我们揭示了价值投资理念中最硬核、最朴素的真理:投资的本质是拥有一家公司,而作为公司的拥有者,你有权要求管理层为你创造价值。佩罗的故事,就是一本关于如何像企业主一样思考、如何看穿企业官僚主义弊病、以及如何捍卫股东权利的生动教科书。

佩罗的商业生涯充满了果敢、远见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这些特质共同塑造了他日后撼动美国最大公司的底气。

佩罗的职业生涯始于科技巨头IBM。作为一名销售员,他天赋异禀,甚至曾在一年之内提前完成了全年的销售配额。然而,天才的头脑从不满足于现状。佩罗敏锐地洞察到一个巨大的、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当时的企业购买了IBM昂贵的计算机(硬件),却不知道如何高效地使用它们。他们需要的是一整套的数据处理服务、软件和专业人员支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解决方案”。 他向IBM高层提交了这份极具前瞻性的商业计划,建议公司从单纯的“卖铁盒子”转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然而,在当时等级森严、思维固化的IBM内部,这个想法被认为是异想天开而被拒绝。 “伟大的机会总是隐藏在被别人忽略的问题里。” 既然巨人不愿意转身,佩罗决定自己干。1962年,他用妻子给的1000美元创办了Electronic Data Systems(电子数据系统公司,简称EDS)。EDS的商业模式在当时是革命性的:它不卖电脑,而是为大公司和政府机构提供长期的、全面的数据处理外包服务。这意味着客户一旦选择了EDS,就会形成极强的业务粘性,因为更换服务商的成本和风险都极高。这正是价值投资者梦寐以求的商业模式——拥有宽阔“护城河”的企业。 佩罗的远见和执行力让ED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司于1968年上市,为佩罗带来了巨额财富。

佩罗的传奇色彩在1979年达到了顶峰。当时,两名EDS的员工在伊朗革命期间被扣为人质。在外交途径失效后,佩罗竟然亲自组织了一支由退役特种兵组成的救援队,成功潜入德黑兰,将他的员工救了出来。这一“千里救员工”的壮举让他成为了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说到做到、关心员工(资产)”的硬汉风格。 1984年,佩罗将亲手创办的EDS以25.5亿美元的天价卖给了当时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简称GM)。作为交易的一部分,佩罗不仅获得了巨额现金,还成为了通用汽车的最大个人股东,并进入了其董事会。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强强联合的完美故事,但它却成了一场“史诗级”商业战争的开端。佩-罗,这位来自德克萨斯州的精干牛仔,一脚踏进了底特律巨人缓慢、臃肿、官僚的躯体里。他本想帮助通用汽车进行数字化改革,提升效率,但他看到的却是令人震惊的浪费、低效和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的脱节。 他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通用汽车的官僚主义:“在EDS,如果你看到一条蛇,你就直接打死它。但在通用汽车,他们会先成立一个‘蛇问题研究委员会’,然后请来一个哈佛的顾问,再花上几年时间讨论如何处理这条蛇。” 作为董事会成员和最大股东,佩罗毫不留情地公开批评通用汽车的管理层,直指其臃肿的机构、奢侈的高管福利和对市场变化的迟钝反应。他就像那个敢于戳穿“皇帝新衣”的孩子,成为了普通股东的代言人。他那句名言——“重振通用汽车就像教大象跳舞”——传遍了全美。 最终,无法忍受佩罗“噪音”的通用汽车管理层,在1986年决定花7亿美元,以远高于市场的溢价回购佩罗持有的全部股份,并要求他离开董事会,同时签署一份“封口协议”,不得再公开批评公司。这种用公司的钱(也就是股东的钱)来让批评者闭嘴的行为,在金融界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绿讹 (greenmail)”。 佩罗虽然被迫离开,但他赢得了舆论和尊重。他用实际行动向所有投资者展示了:面对不作为的管理层,股东可以,也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佩罗的经历虽然不是典型的二级市场投资,但其背后的商业智慧和原则,对于追求长期价值的投资者来说,是无价之宝。

佩罗的财富来自于创办伟大的企业,而非频繁买卖股票。这给了我们第一个重要启示:将每一次买入股票都看作是买入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 深入你的能力圈 佩罗之所以能创办EDS,是因为他对数据处理行业有着无人能及的深刻理解。这与巴菲特强调的“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原则不谋而合。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应该投资于自己能够理解的行业和公司,而不是追逐自己一无所知的热门概念。
  • 关注长期价值创造: EDS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不可或缺的服务之上的。佩罗从第一天起就着眼于建立一个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系统。投资者也应该关注企业的长期竞争力,而不是其股价的短期波动。

佩罗把通用汽车僵化的官僚体系比作一个巨大的“毛球”(fur ball),里面盘根错节,无法理清。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伟大公司衰落的内部原因。

  • 官僚主义是效率的天敌: 臃肿的机构、复杂的汇报流程、推诿扯皮的文化会扼杀创新,侵蚀利润。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分析一家公司时,要警惕那些机构庞大、管理层级过多、决策缓慢的企业。
  • 审视费用结构: 官僚主义的另一个表现是失控的成本。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财报中的“销售、管理及一般费用 (SG&A)”占收入的比例,来初步判断一家公司的运营效率。一个精干、高效、节俭的管理层通常是股东的福音。

佩罗与通用汽车的斗争,是股东积极主义 (shareholder activism) 的经典案例。他以一己之力,挑战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管理层,捍卫了股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 你是公司的拥有者: 永远不要忘记,你持有的股票代表着对公司的所有权。公司管理层是受你(以及其他股东)委托来经营公司的“管家”,他们有责任为所有者创造价值。
  • 行使你的权利: 虽然普通投资者无法像佩罗那样直接与CEO对话,但我们依然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
    1. 仔细阅读年报: 尤其是致股东的信,从中可以一窥管理层的坦诚度和经营思路。
    2. 积极参与股东投票: 不要放弃你的投票权,这是你表达意见的最直接方式。
    3. 关注积极主义投资者的行动: 当有负责任的机构投资者向管理层施压、推动积极变革时,可以给予关注和支持。
    4. 用脚投票: 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层长期损害股东利益,且毫无改善迹象,卖出它的股票就是你最强有力的表态。

佩罗的语言总是简单、直接、充满常识。他不喜欢复杂的商业理论和华丽的PPT,他只关心最基本的问题:“这样做对吗?这样做有意义吗?”

  • 化繁为简: 投资世界充满了复杂的金融模型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术语,但其核心原则往往非常简单。这与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理念一脉相承。在做投资决策时,不妨问自己几个常识性问题:
    1. 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它的产品或服务好在哪里?
    2. 它赚钱吗?未来还能继续赚钱吗?
    3. 管理层是诚实可靠的吗?他们把股东的利益放在心上吗?
    4. 现在的价格,划算吗?
  • 警惕“专家”: 佩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对那些脱离实际、夸夸其谈的“顾问”和“专家”保持警惕。独立的思考和基于常识的判断,远比盲从权威更重要。

H. Ross Perot的一生,是一部浓缩的商业传奇。他是一位真正的建设者和斗士。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以下几点宝贵的启示:

  • 投资即所有权: 改变你对股票的看法,从一个跳动的代码,转变为对一家活生生的企业的所有权。用企业主的心态去研究和持有它。
  • 文化重于泰山: 投资一家公司,就是投资它的文化。要努力寻找那种像早期EDS一样充满活力、精干高效、客户至上的企业文化,远离那些像暮年通用汽车一样官僚僵化、内部消耗严重的文化。
  • 敢于质疑,保持警惕: 不要盲信管理层的一面之词。要像佩罗一样,带着常识和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公司的运营。管理层是否言行一致?他们的薪酬是否与公司业绩挂钩?他们是在为股东创造价值,还是在构筑自己的“帝国”?
  • 简单和常识的力量: 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回归本源。价值投资的伟大力量,往往蕴含在佩罗式的简单、质朴和直击本质的常识之中。

H. Ross Perot用他的一生证明了,一个充满激情、坚持原则、并敢于为信念而战的“局外人”,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对于投资者而言,他的故事是一个永恒的提醒:在资本市场中,你的身份不应只是一个被动的价格接受者,更应是一个积极的、有思考能力的企业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