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_merge

The Merge

The Merge,中文通常直译为“合并”,是 以太坊 (Ethereum) 网络在2022年9月15日完成的一次历史性技术升级。这次升级的核心,是将以太坊的共识机制从能源密集型的工作量证明 (Proof of Work, PoW) 切换到了更为高效和环保的权益证明 (Proof of Stake, PoS)。您可以将此想象为一架正在高速飞行的波音747,工程师们在不着陆、不影响乘客(即网络上的交易和应用)的前提下,成功地将它的传统喷气发动机换成了一套全新的、能效高出数千倍的未来引擎。The Merge不仅仅是一次代码更新,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太坊的经济模型、资产属性和长期价值主张,也为信奉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审视数字资产的全新视角。

要理解“合并”为何如此重要,我们必须先回到过去,看看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在The Merge之前,以太坊和比特币 (Bitcoin) 一样,依赖于一种叫做“工作量证明”的机制来维持网络的安全和运转。

想象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永不停止的数学竞赛。无数台高性能计算机(我们称之为“矿工”)疯狂地进行哈希运算,争夺第一个解出谜题的权利。谁先算出来,谁就能“打包”过去十分钟内网络上发生的所有交易,形成一个新的“区块”,并因此获得一笔新的ETH作为奖励。这就是PoW的本质。 这种机制的优点是极其安全。因为要想篡改账本,你需要重新计算此后所有的数学题,这需要掌握网络中超过一半的计算能力(即“51%攻击”),成本高到几乎不可能实现。 但它的缺点也同样致命:

  • 巨大的能源消耗: 这场全球数学竞赛消耗的电力是惊人的。据统计,The Merge之前,以太坊一年的耗电量约等于整个荷兰的需求。这不仅带来了高昂的运营成本,更引发了严重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ESG) 争议,成为其进入主流金融市场的巨大障碍。
  • 有限的可扩展性: PoW机制决定了网络处理交易的速度存在上限。当用户和交易量激增时,以太坊网络就像节假日期间的京藏高速,变得异常拥堵,交易费用(Gas Fee)也随之飙升,有时一笔小额转账的手续费甚至高达数十乃至上百美元,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场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太坊社区多年前就开始规划向PoS转型。如果说PoW是一场比拼“算力肌肉”的竞赛,那么PoS则更像一场“股东大会”。 在PoS机制下,不再有“矿工”和“矿机”,取而代之的是“验证者”(Validator)。任何持有足够多ETH(目前是32个ETH)的用户,都可以将其进行质押 (Staking),成为网络的验证者。系统会根据质押的ETH数量,随机选择验证者来创建新的区块和验证交易。作为维护网络安全的奖励,验证者可以获得网络增发的ETH和一部分交易费用。 这种机制的优势显而易见:

  • 绿色环保: 由于不再需要进行海量的无效计算,PoS的能耗极低。The Merge完成后,以太坊网络的能源消耗骤降了约99.95%,从一个中等国家的耗电量降至一个小型城镇的水平。
  • 更低的参与门槛: 相比于购买昂贵的专业矿机和支付高额电费,质押ETH成为验证者的门槛相对更低,这使得网络更加去中心化和安全。因为攻击网络的成本,从消耗天量电费变成了需要购买和质押海量的ETH,这会直接推高ETH价格,使得攻击成本变得更加高昂。

The Merge的实施过程堪称区块链历史上的技术奇迹。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达数年的准备和测试。

早在2020年12月,以太坊开发者就启动了一条独立的PoS链,名为“信标链 (Beacon Chain)”。这条链像一个新引擎的测试平台,在旁边独立运行了近两年,验证了PoS机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The Merge发生的那个瞬间,做的就是将承载着以太坊所有历史交易、账户和智能合约的主网(旧的PoW链),像一个数据“集装箱”,精准地“焊接”到信标链上。从那一刻起,信标链正式接管了整个网络的安全和共识,而旧的PoW挖矿机制则永远地成为了历史。整个过程平稳顺滑,对于普通用户和应用开发者而言,几乎是无感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The Merge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化,更是经济模型和资产属性的彻底重塑。

能源消耗的“断崖式”下跌

这是最直观的变化。如前所述,99.95%的能耗削减,让以太坊彻底摆脱了“不环保”的标签。这为其赢得了进入对ESG有严格要求的机构投资者和主流企业视野的“入场券”,极大地拓宽了其潜在的投资者基础。

ETH发行量的“通缩”新纪元

这是价值投资者最需要关注的核心变化。The Merge对ETH的供应量造成了堪比“三重减半”(Triple Halving)的巨大冲击。

  • 区块奖励锐减: 在PoW时代,每天大约有13,000枚新的ETH被创造出来奖励给矿工。而在PoS时代,每天增发给验证者的ETH骤降至约1,600枚,降幅接近90%。这相当于一次性完成了比特币需要十二年(三次减半)才能达成的通胀率下降。
  • EIP-1559的燃烧机制发威: 以太坊在2021年引入了一项名为EIP-1559的改进提案。该提案规定,用户支付的交易费用中的一部分(基础费)将被直接“燃烧”掉,即永久销毁。
  • 走向通缩的可能: 当网络足够繁忙,导致每天燃烧掉的ETH数量超过新发行的ETH数量时,ETH的总供应量就会出现净减少,即通货紧缩。从投资角度看,这类似于一家公司在大幅减少新股发行的同时,还在市场上持续进行大规模的股票回购。在需求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每一枚ETH所代表的网络价值占比将自然提升。

“ETH生息资产”属性的诞生

The Merge赋予了ETH一种全新的、此前几乎所有加密货币都不具备的属性:产生内生性、可持续的真实收益。 通过质押ETH,持有者可以获得大约3%-5%的年化收益率(该收益率会浮动)。这笔收益并非来自交易对手的亏损,而是源于网络为保障自身安全而支付的“工资”。这使得ETH从一种纯粹的、不产生现金流的投机性商品(类似黄金),转变为一种可以产生持续“股息”或“利息”的生产性资产。投资者持有ETH,不再仅仅是押注其未来价格上涨,还可以通过质押分享网络成长的红利,获得稳定的被动收入。

The Merge的深远意义在于,它为我们这些习惯于分析基本面的价值投资者,提供了一套虽不完美但却切实可行的分析框架,来审视这个新兴的数字资产。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估算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而现金流贴现模型 (DCF) 是其中最经典的工具。过去,对ETH进行DCF估值几乎是天方夜谭,因为它不产生任何现金流。 然而,The Merge之后情况变了。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有趣的思维实验:

  • 网络的“收入”: 整个以太坊网络每年向用户收取的交易费用,可以被视为这家“去中心化世界计算机”的总收入。
  • 网络的“股东支出”: 网络为维护安全而增发给验证者的ETH,可以看作是支付给“安保部门”的成本,类似于公司的运营支出。
  • 给“股东”的净回报: 网络的总收入(交易费)减去总支出(给验证者的增发奖励),剩下的净值(即被燃烧的ETH)可以被视为回馈给所有ETH持有者(即“股东”)的价值。当燃烧量大于增发量时,就相当于公司在用利润进行股票回购。
  • “股息”: 而质押者获得的收益,则可以被直接看作是公司派发的“股息”。

当然,这种类比并不完美,加密世界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远超传统市场。但The Merge无疑让ETH的价值,从完全依赖于模糊的“共识”和“叙事”,开始向可量化的网络经济活动和现金流挂钩,这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伟大的投资者如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毕生都在寻找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 (Moat)”的企业。The Merge极大地加深了以太坊的护城河。

  • 可持续性护城河: 解决了能源问题,清除了其被主流社会接纳的最大障碍。
  • 安全护城河: PoS机制下,随着质押的ETH总价值越来越高,攻击网络的成本也水涨船高,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安全保障。
  • 技术路线图护城河: The Merge并非终点,而是以太坊宏大升级路线图(The Surge, The Verge, The Purge, The Splurge)的第一步。它为后续通过分片 (Sharding)等技术解决网络拥堵和高费用问题铺平了道路。这种清晰且不断迭代的长期发展规划,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进化能力,这是许多其他区块链项目所不具备的。

聪明的投资不仅关乎收益,更关乎对风险的理解。The Merge同样改变了投资以太坊的风险版图。

  • 旧风险的消除: 最大的技术执行风险——即合并本身能否成功——已经安全落地。与之相关的环境风险也基本消除。
  • 新风险的出现: 风险焦点转移到了新的领域。例如,PoS协议代码是否存在未被发现的漏洞?大型交易所和质押服务商是否会导致验证者中心化,从而影响网络的抗审查性?各国监管机构将如何定义和监管“质押”这种行为(例如,将其视为一种证券)?

这些都是价值投资者在尽职调查时需要仔细研究和评估的新课题。但无论如何,投资分析的重心已经从一个纯粹的技术故事,转向了一个更接近于传统投资的、围绕其经济模型、治理结构和监管环境的综合性评估。

变化的是,The Merge如同一场“成人礼”,将以太坊从一个高能耗、纯叙事驱动的实验性资产,转变为一个环保、具备通缩潜力和内生收益的生产性资产。它让我们有可能跳出纯粹的价格博弈,开始用“股东”的视角去审视它:它是否在创造真实的经济价值?它的“盈利能力”如何?它的“护城河”是否足够深? 不变的是,投资的本质和智慧。加密世界依然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剧烈波动的领域。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 的原则在这里比任何地方都更加重要。在眼花缭乱的技术革新面前,保持独立思考,坚持“不懂不投”的纪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合理的风险控制,这些价值投资的基石,永远不会过时。The Merge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和理解数字资产价值的新窗户,而如何透过这扇窗户做出明智的决策,考验的依然是每位投资者穿越周期、洞见未来的恒久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