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anos

Theranos

Theranos是一家曾轰动一时的美国健康科技公司,由年仅19岁的Elizabeth Holmes于2003年创立。该公司宣称其拥有一项革命性的血液检测技术,仅需从指尖采集几滴血,便能快速完成数百项专业的医学检测,其描绘的颠覆性前景一度使其估值飙升至90亿美元。然而,经媒体曝光和监管机构调查,其核心技术被证实为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Theranos最终在2018年倒闭,其创始人和高管也因欺诈罪名被起诉和定罪。在投资领域,Theranos已成为一个标志性案例,用以警示投资者警惕那些仅有宏大叙事而缺乏事实支撑的“故事股 (Story Stock)”,并深刻揭示了独立思考与审慎due diligence (尽职调查) 的极端重要性。

每个经典的泡沫故事,都有一个令人着迷的开端,Theranos也不例外。它的主角,Elizabeth Holmes,是一个几乎完美符合硅谷“英雄叙事”模板的人物。

  • 完美的“人设”: 2003年,年仅19岁的霍姆斯从世界顶尖学府Stanford University化学工程专业辍学,创办了Theranos。她刻意模仿苹果公司的创始人Steve Jobs,总是穿着黑色高领毛衣,用充满磁性的中低音描绘着一个宏伟的未来。她宣称,自己的使命是“让医疗民主化”,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廉价地获取自己的健康数据。这个故事既有高科技色彩,又充满了人文关怀,精准地击中了时代的痛点。
  • 颠覆性的“承诺”: Theranos的核心卖点是一台名为“爱迪生”(Edison)的便携式血液分析仪。按照霍姆斯的说法,这台小小的黑盒子是医疗界的“iPhone时刻”,它将彻底颠覆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传统血液检测行业。传统的抽血方式需要从手臂静脉抽取几管血,等待数天才能拿到结果,过程痛苦且效率低下。而“爱迪生”只需要指尖的一两滴血,就能在几分钟内完成从胆固醇到癌症筛查的数百项检测。这个承诺如果兑现,无疑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医疗时代。

对于听惯了“颠覆”和“革命”的风险投资界来说,Theranos的故事几乎是不可抗拒的。它拥有一个魅力四射、意志坚定的创始人,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宏大愿景,以及一项看似无所不能的“黑科技”。

如果说动人的故事是点燃泡沫的火星,那么顶级精英的背书就是吹大泡沫的鼓风机。Theranos最令人迷惑的一点,就是它成功组建了一支堪称“地表最强”的董事会和投资人阵容。

  • “权力图腾”般的董事会: Theranos的董事会成员名单读起来就像美国政界的名人录。其中包括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