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现称“中国中免”),全称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China Tourism Group Duty Free Corporation Limited),股票代码601888.SH / 1880.HK。它并非一家传统的旅行社,而是执掌中国免税业务的绝对霸主。简单来说,它的核心生意就是在机场、港口、市区及海南岛等特定区域,向符合条件的旅客销售免除关税、消费税等税费的商品。凭借国家授予的稀缺经营牌照,中国中免在中国免税市场占据着超过80%的份额,构建了极深的商业护城河,是A股市场中“消费”赛道的标志性企业之一,常被投资者爱称为“免税茅”,意指其在免税领域的地位堪比贵州茅台在白酒界的地位。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一家公司的历史,就是理解其基因和进化路径。中国国旅的演变,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焦点凝聚”与“政策东风”的史诗。

很多新投资者看到“中国国旅”这个名字,会误以为它是一家主营旅游线路的公司。实际上,这曾是它的一部分。公司最初名为“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是新中国最早的旅行社之一。然而,真正让它脱胎换骨、走向资本市场巅峰的,是其逐步剥离旅行社业务,全力聚焦于免税零售的战略决策。 这一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是对日上免税行(Sunrise Duty Free)的收购。日上免税行原本是其强劲的竞争对手,牢牢占据着北京和上海两大门户机场的免税业务。通过“蛇吞象”式的收购,中国国旅不仅消灭了最大的竞争对手,更将中国最优质的免税渠道收入囊中,实现了“1+1远大于2”的效果。这一步,奠定了其在国内免税市场近似垄断的格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伟大的公司往往懂得如何做减法,将资源集中在自己最具优势的核心业务上

如果说收购日上是“自我修炼”,那么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持续加码,就是国家送上的“天赐良机”。 自2011年起,国家为了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推出了离岛免税政策,允许旅客在离开海南岛时购买一定额度的免税商品。此后,这项政策的额度不断提升、品类不断放宽、购买方式不断便利化。尤其是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出境游受阻,巨大的消费潜力被引流至海南,使海南成为了事实上的“购物天堂”。 中国中免作为海南离岛免税业务最主要的运营商,成为了这股政策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它在三亚海棠湾打造的国际免税城,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免税店。海南,不仅是中国的度假胜地,更成了中国中免的“现金奶牛”和增长引擎。 这个阶段启示我们:投资于中国,必须理解政策。 某些拥有特许经营权、且业务方向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的公司,往往能享受到非同寻常的时代红利。

传奇投资家巴菲特曾说,他喜欢的是那种“简单、可预测、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生意。免税业务,在很多方面都完美契合这些标准。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的企业。护城河,即企业的竞争优势,它能保护企业免受竞争对手的侵蚀,从而在长期维持高额的利润。 中国中免最深、最坚固的护城河,就是国家授予的免税经营牌照

  • 稀缺性: 免税业务在中国属于国家特许经营行业,牌照发放受到严格管制。这意味着潜在的竞争者连进入赛场的资格都没有。这种行政准入壁垒,是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护城河之一。
  • 先发优势与规模效应 作为行业最早的参与者和整合者,中国中免已经建立了庞大的采购网络、成熟的运营体系和强大的品牌认知。其巨大的采购量,使其对上游的国际奢侈品品牌拥有极强的议价能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进货。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它的价格优势和盈利能力,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对于投资者来说,看到一家公司拥有如此强大的护城河,就像看到一座城堡有又高又厚的城墙,里面还有一条鳄鱼出没的护城河,令人倍感安心。

免税生意的本质,是一门简单的“差价”生意,但其盈利能力却非常惊人。

  1. 成本端: 商品的采购成本,由于免除了进口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已经比普通零售商低了一大截。再加上规模采购带来的议价能力,其成本优势非常明显。
  2. 销售端: 尽管售价远低于国内有税市场的专柜价,但由于成本极低,其销售毛利率依然可以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以香化品类(香水、化妆品)为例,其毛利率常常高达50%以上。
  3. 强大的现金流 零售业务的特点是先收钱后付账,顾客购买时支付现金或刷卡,而公司支付给供应商则有一定的账期。这使得公司手上常常沉淀着大量的现金,现金流状况非常健康。

这种“低成本进货、高毛利销售、现金回款快”的模式,几乎是所有投资者梦寐以求的商业模式。

一家优秀的公司不仅要能赚钱,还要有持续增长的潜力。中国中免的成长逻辑清晰可见:

  • 消费升级的浪潮: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对高品质、品牌化的商品需求日益旺盛。免税店提供的奢侈品、高端化妆品等,完美迎合了这一趋势。
  • 消费回流的国策: 过去,中国消费者大量的奢侈品消费发生在海外。国家通过发展海南自贸港等政策,意在引导这部分消费力回流国内。中国中免是这一国策的核心执行者和受益者。
  • 市场空间的拓展: 从机场到海南,再到未来可能拓展的市内免税店,甚至线上业务的探索,其触及消费者的渠道和场景仍在不断扩大。

投资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像医生做体检一样,全面审视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被称为SWOT分析

  • 优势 (Strengths):
    • 牌照垄断: 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 规模优势: 强大的供应链议价能力。
    • 渠道卡位: 占据了国内核心机场和海南岛等黄金渠道。
    • 品牌认知: 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免税=中免”的认知已深入人心。
  • 机会 (Opportunities):
    • 海南政策红利持续: 封关运作前的政策红利期仍有巨大想象空间。
    • 国人消费潜力巨大: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的财富是需求的保障。
    • 市内免税店等新业态: 存在进一步打开市场天花板的可能。

没有完美无缺的公司,查理·芒格教导我们,要“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了解风险甚至比了解优势更重要。

  • 劣势 (Weaknesses):
    • 对政策高度依赖: 成也政策,败也政策。任何免税政策的收紧都可能对其业务造成重大打击。
    • 业务结构单一: 收入和利润绝大部分来源于免税零售,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 威胁 (Threats):
    • 宏观经济波动: 经济下行会抑制居民的旅游和消费意愿,直接影响公司业绩。
    • 行业竞争加剧: 虽然目前一家独大,但已有新的参与者获得牌照,长期看可能面临竞争压力,导致利润率下降。
    • 汇率风险: 公司需要用外汇采购商品,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其采购成本。
    • “黑天鹅”事件: 类似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会对旅游业和零售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估值是投资中最具艺术性的部分。对于中国中免这类成长性消费股,估值常常在“昂贵”和“更昂贵”之间摇摆。

  • 市盈率 (P/E) 估值法: 这是最常用的估值指标之一。但对于中免,不能简单地看静态市盈率。在行业景气度高、公司高速增长时,市场愿意给予其很高的市盈率(比如50倍甚至更高);而在业绩下滑或前景不明朗时,市盈率会迅速回落。投资者需要判断,当前的高增长能否持续,并以此来评估市盈率的合理性。
  • 关注未来盈利能力: 投资买的是公司的未来。对于中免,核心是预测未来几年旅客流量的恢复情况、客单价的提升空间以及海南新项目的贡献。这需要紧密跟踪宏观经济、旅游数据和相关政策。
  • 警惕“戴维斯双杀”: 当公司业绩增速放缓,低于市场预期时,不仅盈利(E)会下降,市场给予的估值(P/E)也会下降,导致股价(P = P/E x E)双重下跌,即“戴维斯双杀”。在市场狂热、人人追捧“免税茅”时,往往是风险最大的时候。

通过剖析中国国旅(中国中免)这家公司,普通投资者可以得到几点宝贵的启示:

  1. 寻找拥有强大护城河的企业: 投资的本质是购买公司的一部分。一个有强大壁垒保护的生意,才能在漫长的岁月里持续为你创造价值。
  2. 理解生意的本质: 不用去追逐复杂难懂的高科技概念,像免税零售这样简单朴实的商业模式,只要能持续创造强大的自由现金流,就是一门好生意。
  3. 与国策同行: 在中国做投资,要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那些顺应时代潮流、受益于国家战略的企业,往往能跑出超额收益。
  4. 好公司不等于好投资: 这是价值投资最重要的教诲之一。发现一家伟大的公司只是第一步,以合理甚至低估的价格买入,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才是成功的关键。在中国中免股价冲上云霄时买入的投资者,至今仍在承受巨大的账面亏损,这就是最好的例证。